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情境创设分析

时间:2024-05-11

郑伟

摘要:通过创设情境开展物理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初中物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部分规律较为抽象,所以,为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物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来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规律教学 情境创设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相关物理规律的分析与汇总,积极总结以往的教学实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并注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立足现实,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加深其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陌生感.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充分的生活化情境创设准备.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既要明确要讲解的知识,又要准备好相关道具,增强情境的代入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重激发学生思考.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设计与课程相關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独自总结物理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例如,在讲解“平面镜成像”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照镜子”的生活化情境,即准备一个小镜子,要求镜子在学生之间相互传递,让学生都照照镜子,并可鼓励学生对着镜子做一些动作.创设这一情境,很多学生会感觉非常有趣,从而充分调动起课堂气氛.在学生照镜子的过程中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相关问题,如镜子中“像”的大小和现实是否一致?“像”和自己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镜子中的“像”是否真实存在?等等.因学生刚刚在情境中体验了照镜子,因此,不难回答出上述问题.最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很容易得出有关平面镜的相关规律,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鼓励动手,创设实践性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涉及很多规律,因此,物理的学习仅仅依靠记忆是行不通的.实践表明,创设实践性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可获得比仅靠口头讲述和死记硬背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在创设实践性教学情境上多下功夫.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分析,围绕重点、难点创设实践性情境,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提高学习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教师在创设实践性教学情境时,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增加教学情境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物体的浮与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让学生将一个乒乓球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观察乒乓球的浮沉状态;而后要求学生用注射器向乒乓球内注入清水,放回到容器中观察乒乓球的浮沉状态;最后将原清水倒出,使用注射器向乒乓球中注射盐水,再观察乒乓球的浮沉状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并体验过乒乓球的沉浮状态后,便可很自然地得出以下规律: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重力和浮力相等时,物体悬浮;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可对物理规律掌握和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教学情境

多媒体具有动态展示的功能,将其用于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可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应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并积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动态教学情境.一方面,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分析,下载或动手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将教学情境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另一方面,为使学生从动态教学情境中学习与理解物理规律,教师可借助问题与学生积极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疑惑,以确保学生当堂理解与掌握所学.

例如,在讲解“走进微观”这部分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动态教学情境.可以一滴水为例,从宏观角度开始逐渐放大进入微观世界.开始时可以看到水分子,再进一步放大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继续动态放大原子,可以看到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可将一些不易观察的事物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综上,创设物理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尤其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出现,给物理情境的创设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相关理论的学习,提高情境创设水平,以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