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5-11

唐昭宇

导研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认知策略和探究支架的指导,然后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逐步提高综合数学素养.这种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已经有一定数学知识基础的高中生.导研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展开简单的探讨.

一、为教学过程设计确立正确的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都应当提前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确立课堂教学方向.目标的存在如同是一盏明灯,能够让学生在黑暗中有迹可循,按照正确的方向去发展自身的能力,提高数学知识水平.具体来说,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一是求知,这部分教学目标指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获得基础的数学教育,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形成基础的数学思想.打好数学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探索都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是启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主体,他们拥有无限的潜能,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当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让他们掌握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发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三是情感,数学本身是一门相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的学习需要有情感支持,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开展“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节内容的教学时,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了提前探究,并根据这些设计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在求知方面,我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在启智方面,我将目标设计为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对平面有了感性认识;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而在情感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有了明确的目标,后续的教学才能够找准方向.

二、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方法进行教学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阵地.因此,导研式教学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达到启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需要重视是否围绕核心知识开展,还要看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计教学重點和难点的时候,不仅仅划分重难点,更需要设计在学习和探究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提供怎样的指导和帮助.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深刻意识到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搭建主动发展、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平台.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节内容的时候,首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了简单回顾和复习.随后,为了让学生认识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上节教科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现在所说的角可以是任意大小的正角、 负角和零角.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该怎样定义呢?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将锐角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内容,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继续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个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如果学生还是无法理解的话,就辅助一些图片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变革教与学的组织形式与方式

在导研式教学过程中,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沿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不断地灌输知识.灌输式的教学不仅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甚至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变革教与学的组织形式与方式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更高的人文关怀,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手段不仅仅能够为课堂营造出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还能够为学生带来更美好的学习体验,逐渐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总而言之,导研式教学的科学推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能够发挥自身潜能,逐渐形成能力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说能够进一步完善课堂结构,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探索,让导研式教学更加适合高中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