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李颜
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取得多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富有创意的思维,去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转向为主动学习,同时也让学生在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物理的魅力,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 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问题是课堂开展的命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倘若在课堂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师就要创设与本节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让问题引爆学生思维,提高对课堂的专注力,同时,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调动积极性思维,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静电现象的应用》这一节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放电现象有哪些?什么是火花放电?什么是接地放电?尖端放电的原理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得出完整、准确的答案.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共同深入探究本节内容.
问题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本節课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会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探究问题答案.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合理设置问题,尽量做到既体现知识精髓,又能唤醒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二、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优势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课堂开展的基本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内容时,由于在做实验时常常会出现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情况,为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先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先通过理论推导出测量值的表达式,再进行相互比较.也可以改进实验操作方法,将电流表用电阻箱替代法进行测量电阻,再将用替代法测量出的电流表内阻与用半偏法测量出的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这样就能清楚地明白用电流表测量时为什么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了.
实验探究是众多学生都较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借助做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从实验中体验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以独特的视角看待物理知识,以新颖的操作方式完成实验,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学习
小组是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基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知识难度较大,有的问题解题思路相对偏僻.如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只是一个人闷头苦学,即使完成了学习任务,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效果也是不理想的.因此,针对一些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以开拓性思维全方位思考、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练习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许多学生会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模糊的认识.而仅仅通过教材中的实验,学生也很难理解.因此,可以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先提出问题: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根据问题,小组内设计实验共同验证猜想.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为了寻找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常常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利用“控制变法”,设计出各种可以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学生通过设疑-猜想-验证的模式,能借助集体智慧共同解决学习难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以合作的形式展开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自主探究、畅所欲言的学习空间,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知识展开大胆的质疑,同时,引导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多多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使班集体内形成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学习,能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方式,教师都可以将其引入到高中物理课堂中,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专注力和积极性,从而促进高中物理课堂的高效开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