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胡赞华
探究性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认识事物的过程,因此,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启发学科中的一些问题的探究,共同设计实验.虽然化学实验探究课已被大量教师采纳并实施,但是开展的效果并非尽如人意,甚至还可能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部分学生上了一次实验探究课就不想再上第二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不够完整,细节交待不到位.
语言表达是教师基本功.在化学实验探究课中,教师使用严谨、启发性的语言尤其重要.在学生动手探究前,教师进行实验细节交待、实验操作要领的提示,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探究和逻辑严密的实验设计过程产生兴趣,增加学生实验探究的成功率.
2.忽略学生提出的问题.
化学实验探究的流程设计为:发现问题,作出猜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通过分析,厘清思路,指出猜想的合理性,并逐一解决,同时要注意有的学生提出的猜想很难实现的情况,此时,有些教师采取的措施是忽略“它”,这对于提出该猜想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甚至是打击.
针对以上现象,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语言表达力求精益求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化学实验技能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正确、规范地掌握实验技能是保证化学实验顺利、有效进行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实验技能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科学动手训练才能获得的.学生在动手实验前,教师要将仪器的使用、药品的添加及实验要领和同学们说明清楚,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金属种类的影响.一位教师在描述方案、现象是这样说明的:
方案:①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洁净的试管,分別放入等质量的镁条、铁丝;②同时分别注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现象:盛有镁条的那支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盛有铁丝的那支试管中气泡相对较少.
修改后,方案:①取大小相同的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B,A试管中放入镁条、B试管中放入等质量的铁丝;②同时向A、B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5%的稀盐酸.
现象:A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B试管中气泡相对较少.
两方案的不同之处:①描述方案时“等体积、等质量分数”8个字可用“5 mL5%”两个简单的数据代替;②对试管预先编号,描述现象时“盛有镁条的那支试管”9个字可用“A试管”3个字代替.修改后的方案及现象言简意赅.
2.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化学实验探究课很难上得圆满,原因之一: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不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猜想多、杂、偏,这些猜想均通过实验一一去验证,可能性很小.教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
第一,探究教学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又是从情景中产生的.当探究教学的内容选择好后,教师应充分准备与探究内容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如化学史料、生活中的现象、化学事实、化学实验等.且创设的情景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情感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有些学生思维活跃,他们会跳出教师设好的“圈套”.这对某些教师来讲是一种挑战.要求教师随机应变能力强,因此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业务水平.对于不易动手验证的猜想可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展示给学生.例如,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压强的影响,此猜想较难验证,有些教师采取回避或一带而过的态度,这肯定是不可取的.若采取视频教学就可迎刃而解.
新课改要求教师由传统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掌握探究策略,创设丰富的探究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