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朱永河
“支架”模式是指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框架,以此促进其对问题的進一步解析.这一理论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要求我们在具体实施时准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事先将复杂的学习任务简化,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在掌握理论的同时灵活运用,以此落实能力培养目标.下面,我就围绕学生物理学习困难原因及教学支架搭建策略交流看法.
一、学生物理学习存在困难原因分析
1.知识体系不强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知识间存在很强的逻辑性,前后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然而,有些学生由于学习物理时间不长,对这一点缺乏认知,不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即便有也缺乏严密的体系性,导致其记忆离散,在学习新知识时难免手忙脚乱,无法发挥其已有知识的作用,进而影响了新课学习.
2.前概念负迁移
在正式学习物理之前,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并形成了初步认知,掌握了一些经验性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与他人的信息交流,学生就会形成“前概念”认知.不可否认,这一认知对于物理学习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小觑,大部分前概念都是对生活现象的表面化认知,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影响其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3.学习动力不足
受到应试制度的影响,初中生承受了很多的学习压力,让其对于学习或多或少地存在逆反情绪,无形中削弱了其学习兴趣.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缺乏内驱力的情况下,学生在认知困难面前,往往选择后退,这就导致其思维能力无法提升,缺乏主动参与教学的愿望,严重影响课堂进度,各方面的能力发展止步不前.
二、物理教学支架搭建策略
基于以上问题,就要寻求合适的教法改善,因此引入“支架”模式,为学生提供认知、理解、探究的帮助.
1.借助直观手段,加强感性认知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逐渐由具体形象为主到抽象逻辑过渡,因其抽象思维仍处于发展中,导致其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存在问题,需要大量的感性素材辅助.对此,就可借助直观手段引导,像视频资料、模拟课件以及实验演示等,以此创设情境,将要点内容呈现出来,形成支架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解“浮力”的内容时,我就结合文本,将涉及的知识点整合,巧妙运用视频资源,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直观呈现.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认知兴趣,为其提供探究动力,还最大化地辅助教学,在关键部分,通过定格、慢放重放的方式突出.由此,学生便能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我适当讲解,就能帮助其巩固,达到复习、消化的目的,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帮助其掌握自主认知的方法.
2.指导温故知新,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生在认知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结构离散、要点不明确,难点遗留的问题,对此就要加强关注,在一个章节教学结束后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其梳理、归纳,回顾已有认知,并从中寻找其新课切入点,促进温故知新,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我就先复习,开展小组交流,让学生短时间内唤醒其相关旧知,像受力分析、二力平衡以及浮力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导入新课,借助演示实验激发思维:将一个封闭的空瓶子按在水中后放手,让学生观察瓶子的运动情况,并提问引导“瓶子为什么会上浮?”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回答,我马上提出要求“请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回答”,这时他们便陷入思考,不再轻易发言.之后,我适当启发,让其思考“如何让瓶子悬浮、下沉?”由此,学生顺势思考,不断深入,就能突破难点,顺利解决“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问题,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构建.
3.巧设问题启发,培养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不仅能唤醒思维,激发兴趣,还能活跃课堂,营造氛围.在设计教学时,可结合文本创设情境,适时提出问题,以此作为支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让其在认知中逐渐形成问题意识,促进自身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达到预期的目标.如在复习“浮力”内容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我就设置了问题链,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引导:(1)浮力是如何产生的?(2)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哪些?(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4)浮力有哪些实际运用?由此鼓励学生参与,一边回顾,一边反馈,及时查漏补缺,弥补新课教学时的不足,促进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可适当开展合作交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相互提问,相互帮助,以此促进思维发散、碰撞,实现能力的提升.
总之,“支架”模式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学生认知过程中适时提供有效帮助,不仅能减轻其学习负担,营造良好氛围,还能充分激发其兴趣,增强学习信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充分感知学科的理性和谐之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