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何超
现代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种需求传导到教育领域,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时,不仅要强调基本知识的传承,还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就是如何根据初中物理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从兴趣入手,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对任何人来说,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展开教学,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情境的精心设计,通过既定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不断地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例如,在教学“电路原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情境: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午后,一只小麻雀站在窗外的电线上,如果这时雷声响起,它会不会被雷击中?并让同学们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思考,下雨的时候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一个具体的场景,能将实际生活联系到课堂上来,将问题更加具体化与情景化,就能帮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触电的基本原理,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同学们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必定经历了一个萌发想法、肯定或否定想法、论证想法、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二、让学生动手,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基本都是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作为旁观者观看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实验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教师进行知识的单向传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或者,即使让学生参与了实验,他们也不清楚为什么要做实验,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走走过场,看看热闹.这样一来,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同学们主动参与进来,效果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内容时,设计“瓶子吞气球”的实验,请同学们一起动手参与.同学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一定會对这个知识点印象深刻.此外,教师还可以适时启发同学们开动脑筋,看看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验证身边那些虽然看不见但客观存在的物质和现象.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教学内容是进行实验的依托,实现了教学内容和实验操作的有机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推展思维的能力,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三、以实验为依托,培养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应仅注重学习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物理实验课堂,是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平台.在实验过程中,能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例如,在实验课开始前一周,给同学们布置实验主题,让同学们根据主题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在实验正式开始前,组织同学们对实验步骤进行简要表述,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预测.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让同学们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实验结束后,请同学们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整理、实验报告等文字内容的归纳.
四、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
进行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式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常规的实验,还要积极探索探究性实验,进而拓展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探究性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思考,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电阻”内容时,开展探究式实验.首先,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有的说与导体的长度有关,有的说与导体的粗细有关.让同学们想一想,若要证实他们的想法,需要用到什么实验器材.根据学生们提出的想法准备实验器材,通过实验验证他们的想法正确与否.实验结束后,进行分组讨论,整理分析出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演示,而是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实验,学生是进行探究的主体,教师在旁起到引导纠正的作用.
综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只有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综合能力,才能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只有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为我国的社会进步持续输出有用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