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时间:2024-05-11

陈洪曙

初中物理教学要回归本真,教师就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关注科学探究,显化科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培育、科学态度的熏陶.同时,学生要不唯师、不唯书,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享受探究的乐趣.下面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点体會.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三维目标不具体.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制定较为明确具体,让学生的探究有据可依,但过程与方法目标相对宽泛,令学生不好把握.有些教师对探究过程控制力度失衡,生怕犯错,课堂表面热闹.由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情感的升华、价值观的确立难以把握、难以考核,导致一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忽视这些方面.

2.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以讲练为主要方式,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导致学生缺乏探究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会选择探究内容,不会发现问题,不会用语言准确表述.

3.考试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教师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花大量时间训练知识点的运用,使学生有做不完的练习.针对教材中规定的探究活动,有些教师将探究活动变成记忆性的内容.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集影、音、图于一体,能使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微观世界的知识,如分子的运动、原子结构等是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电场、磁场、光波、声波等是我们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如果仅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明白,就会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感受抽象知识,把握知识的真谛.(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揣摩教学内容,建立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讲“杠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老虎钳、羊角锤、螺丝刀等常见工具拔图钉.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哪种工具更容易拔出图钉”“工具的使用存在什么样的物理原理”等问题.(3)利用趣味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容易被有趣的现象所吸引.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趣的实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需求.探究学习是在学生的内在动机的驱动下进行的.如果发现某个知识有用,学生就会产生探究该知识的动机以及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困惑,并积极探索与思考.如果学生的前概念是正确的,教师就能轻松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而一些似是而非的前概念,经常给学生建立概念造成困难.教师向学生展示与错误前概念截然不同的现象,能使学生主动思考,并产生一些问题.教师要设计对比实验,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以设置两组实验,一是将鸡蛋放在清水中,向水里加盐,直至鸡蛋漂浮起来;二是用弹簧秤挂住鸡蛋在清水中下沉,仔细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问题:在水里加盐后,鸡蛋为什么上浮?弹簧秤的示数为什么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引发学生的猜想.猜想是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探究知识时,以不充分的事实、不严格的推理进行猜测,并沿着预定的目标前行,避免探究的盲目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猜想、假设.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对于较难的问题,开展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取长补短,整合有价值的观点.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搭建脚手架.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顺着有意义的问题去思考.例如,在观察色光的混合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红色(蓝色、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蓝、绿)光,其他色光被吸收了.当太阳光通过红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从白光中得到一种色光吗?

4.指导分组实验.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划分小组,明确成员的任务和角色.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些障碍和问题,教师要进行集体指导,而对于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特有问题,教师要采取个别指导.这样,能够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当然,教师的指导不是代替,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