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时间:2024-05-11

周立明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意识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实践,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下面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谈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初中數学教材中的知识,大多数都是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理论知识,使其形成系统的概念、定理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究数学知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通过思考和解决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制的蝴蝶标本、生活中含有轴对称图形的建筑物,让他们发现其对称美,感悟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对照比较,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如某些建筑物、道路、服饰等.再让学生动手折叠,比较.这样,学生归纳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积累了数学知识,培养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利用教材实例,拓展学生的应用空间

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例题与练习的选择上,大部分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多途径拓展学生应用数学的空间.

1.以教材中的实例为引言,激发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教材中的很多实例,大都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背景,或通过生活语言叙述,或配有插图来表述,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与感悟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列出方程,并比较方程之间的相同点,归纳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感受生活中的方程问题.

2.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铺垫,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学,教师要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载体,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与本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函数”时,教师可以以实例为铺垫,注重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给学生感知、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的空间,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以教材中的实例为补充,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在实例的选择层面,有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不同地区的学生对之熟悉的程度不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实例进行改编或补充,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学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并搜集相关的资料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知识应用的具体案例,并相互交流.这样,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了解数学的发展,领悟数学的应用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结合生活实例设置课堂学习主题,加强理论与实际联系.教师要从教材的培养目标角度,设置相关的数学主题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相似性质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设置主题探究活动:如何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给一些测量工具,让学生设计测量方案,写出测量的步骤,并利用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在现实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通过收集、观察、整理、抽象、分析、归纳等学习过程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实例,拓展数学知识的应用空间,使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的内在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提高学生用数学方法思考、分析、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