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周志安
摘要:在初高中的过渡阶段,有些学生面临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新课程改革之间具有实施时间差异的客观背景之下,必然加大这一过渡阶段的数学学习困难.
关键词:高一新生 数学学习困难
在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一年级学习的过程中成绩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尤其是数学成绩的下滑较为明显.通过对一些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调查,他们普遍反映很难适应高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尤其是数学学科的学习.作为高一数学教师,看到有一部分勤奋刻苦、态度端正的学生,在刚进高一学习数学就“栽了跟头”,并“畏惧”数学学习的时候,心理很不是滋味,因此对这一问题引起了注意,并努力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因.
一、高一新生普遍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其适用性和合理性,关键是对这些学习方法的正确使用.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一般比较重,而数学学科在高中阶段分支较多,涉及代数、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数学题型较多,解题方法灵活,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调查发现,重点班大概有5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学习方法;约有24%的学生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约49%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约43%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约54%的学生没有固定时间来学习数学;约37%的学生没有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约70%的学生有过抄袭作业的经历.这一方面说明许多学生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习惯中的随机因素较多.
二、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调查发现,普通班约有59%的学生希望教师上课能采用新颖适当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这样能够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班有约4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数学没有兴趣是因为不适应数学老师的教学.普通班约有63%的学生希望教师能關注数学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约46%的学生喜欢幽默风趣的数学老师.首先,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对老师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特别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趣味性,有效地传授知识,并严格要求学生.其次,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学其道.然而,在高一教学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有些教师对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不熟悉,对学生的心理没有进行认真研究,对学生的这些要求没能引起高度重视.再次,在新课程下初中教学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要求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很难实现与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接轨.
三、初、高中教材衔接上存在某些不足,影响高一学生数学学习
在入学摸底考试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代数成绩比几何成绩要高,显示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代数比几何学得好,可能代数知识学生容易掌握.但是从试题上分析看,初中要求的代数知识,高中新生掌握得不是很好.比如,在初中数学课标中,数与代数、空间图形与几何证明方面的要求已经进行较大的调整: 关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关于有理数的运算,以三步为主;关于二次根式,不要求分母有理化;关于整式的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关于因式分解的要求降低,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新课标不作要求;关于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关于三角形中的有关概念,垂心与中心的概念不提了;关于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是作要求的,但三角形相似的证明不要求了.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联系和区别新、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要着重对概念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温故知新、温故探新的效果.
四、教学意见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都存在差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能力.(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感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2)加强基础薄弱学校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李云汤.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数学本质.数学教学研究,2005(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