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刘海洋
物理生活化教学,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活经验为考量进行教学设计,使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改变以往的教师单向讲授的教学模式,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回归.同时,采取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感悟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知识获益的喜悦,为后续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兴趣基础.
一、利用生活疑惑导入新课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只有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盲点、迷惑点,才能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比如,从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自然现象和分析一些生活经验,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部分浸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好像折了?清澈的水底为什么看起来变浅了?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为什么总叉向看到的鱼的下方?这样引入新课,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又如,在讲“参照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张茫茫大海中的一艘轮船的电影画面,要求判断在烟波浩淼的海面上的这艘船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一生活中最简单的“动与不动”的判断,引发了学生的热烈争论,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从而产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对于探究类的课型,知识点不明确的章节,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引出探究课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依据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擦黑板时,为什么用力擦擦得干净?为什么下雪天开车时,要在汽车轮子上安防滑链?让学生确定探究课题,进行科学猜想、实验探究、交流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猜想,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展开实验探究.例如,在讲“摩擦力”时,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此实验.提出探究问题:①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②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③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④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此时,学生想要获得成功的心情更加迫切,各抒己见,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人人动手,进行实验,归纳出结论.
三、利用生活化的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正是物理学科特有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进行一些生活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小小的鸡蛋、废弃的一次性筷子、空矿泉水瓶、好玩的牛皮筋、乒乓球、玩具小车、气球、磁力棒等.将这些生活材料作为实验器材,可以演示许多科学现象,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如,矿泉水瓶在力学实验中可以完成: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浮力的产生、液体压强的特点、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探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制作模拟潜水艇等;在物质的特性中可以完成:物质的熔化、液化的形成等实验;在光学方面,可以作凸透镜,模拟探究远视、近视的成因.可见,小小的矿泉水瓶能验证的规律真不少,使学生觉得矿泉水瓶真神奇.兴趣的延伸,促使学生在课外继续实验,使教学延伸到课外.
四、布置生活化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置作业,不但能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而且能使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大部分教师对布置作业已形成惯性,课本上有的、练习册上有的每题必做,缺乏选择,更没有把布置作业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联系起来.开展与物理有关的课外活动有利于物理学习,如开展小制作活动、创办科学园地.同时,可以让学生参观科技馆,参观对本地环境影响较大的工厂,等等.
五、关注科技事件
物理教学要结合教学实际,就重大科技事件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物理教学中,适时穿插“两弹一星”、中国首次南极科考、“神舟”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京藏铁路建成通车和中国首次“探月成功”等重大科技事件.介绍科学家的贡献,让学生体会物理在科技方面的重要意义.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对生活情境中发现的物理问题进行有效运用,拉近生活情境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以及勤于思考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