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覃彩銮
布洛陀神话是布洛陀文化的核心内容,它跨越了数千年历史时空,随着壮族及其先民的繁衍发展而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注入特定时代的特定内容,使得神话内容日益丰富,神话结构也日益完整,即由原始的片断性神话逐步发展成体系性神话,对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信仰习俗和麽经布洛陀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与纽带作用。因而,对于布洛陀神话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是全面、深入进行布洛陀文化研究的重要节点,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是,以往对于布洛陀神话的研究视角较单一,视野较为狭窄,尚缺乏全面性、整体性和深入性研究成果。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李斯颖博士从神话学和比较文学的新视角,对布洛陀神话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研究,写成40多万字的《壮族布洛陀神话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集10多年的田野调查、收集资料和潜心研究的结果。我作为长期从事并组织开展布洛陀文化研究的老学者,为李斯颖博士取得的新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更为布洛陀文化研究取得又一新成果感到欣慰。承蒙作者惠赠,我得以拜讀尚飘逸着墨香的新作,被书中新颖的篇章设置、凝练和富有新意的章节名称、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所吸引,并且对其执着的学术追求、扎实的专业素养、睿智的分析、精彩的论述、充实的内容和鲜明的观点而感佩。欣喜之际,特撰此文,与学界同仁分享。
一、扎实的田野调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支撑全书
扎实的田野调查与丰富的资料,为该新作提供了厚实的支撑。作为民族神话的研究,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充分掌握相关资料,才有可能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是从广西上林大山走进京城求学深造的壮家子弟,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直师从著名壮学专家梁庭望教授、南方民族文学研究资深专家刘亚虎教授,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扎实的田野功底和执着的敬业精神。虽然其求学和深造于京城,工作于京城,然其心系壮族,田野和研究的重点亦一直在广西。近10多年来,作者一直往返于广西百色、田阳、平果、巴马、东兰等10余个县市,对布洛陀神话及信仰习俗进行追踪调查,足迹遍及壮乡山区村寨,访问各地熟知神话的民间麽公或歌手,翻阅和拍摄了大量民间保存的麽经布洛陀手抄本,现场观看麽公的仪式,多次参加一年一度在田阳敢壮山举行的始祖布洛陀祭祀活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映像资料,对布洛陀神话的类别、内容和传承有了全面了解。而后又将调查范围扩展到布洛陀神话流布的贵州、云南等地的壮族、布依族和水族地区,为开展布洛陀神话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长期深入壮族乡村调查,其中的艰辛与困苦,自不待言。正是多年执着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作者获得并积累了丰富、翔实的资料。进而对各类布洛陀神话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查阅和广泛收集,如《壮族麽经布洛陀影音译注》《布洛陀经诗》《壮族神话集成》《布洛陀寻踪》等,集各种资料之大成,从而为从整体上开展布洛陀神话的立体性和全景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同时也在审视、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新突破,实现了新超越。
二、多维度新视角,拓展民族文化研究新高度
自2000年以来,随着壮学学者对始祖布洛陀文化资源的挖掘,布洛陀文化吸引了海内外及学术界关注的目光。广西、云南、贵族及北京的学者相继组织开展布洛陀文化的考察与研究。一时间,各地方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前来广西进行调查。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应百色市和田阳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广西壮学学会在每年举办的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组织召开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每年确定一个研讨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撰写论文,出席会议进行研讨交流,会后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结集出版。到2016年已连续召开了12次。此外,许多在大专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在导师的建议和指导下,将布洛陀文化研究选题为毕业论文。可以说,经过10多年的研究,包括麽经布洛陀、布洛陀神话及信仰习俗在内的布洛陀文化研究蓬勃开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发表了大量论文,而且还出版了一系列专著,无论是研究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作为壮族创世史诗的麽经布洛陀和布洛陀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寓意深刻,研究空间广阔,许多问题尚有待于拓展、提升与深化。作为一位青年学者,要在布洛陀文化研究中有所建树、有所突破与超越,需要有新视野、新视角、新方法、新立意,进行专题性深入研究。多年来,李斯颖博士一直参与布洛陀文化研究活动,对当前的研究状况及薄弱环节深有了解,于是选择从神话学和比较神话研究的视角切入,发挥自己专修民族文学的专业特长,对布洛陀神话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书中分设语境篇、文本篇、文化篇、比较篇四个部分,就篇章设置而言,颇有新意,篇章中的题意、内容和视角,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语境篇”中,作者从民族文学的专业视野,对布洛陀神话的流布范围、壮族麽教与麽经、麽仪式与布洛陀诗的特质及其关系、布洛陀口述神话传说的类型、内容与特点作了清晰梳理和全面论述,这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是少有的。“文本篇”则利用调查收集的神话资料,对布洛陀神话母题进行解构与研究,并且对布洛陀神话叙事链与侗台语民族神话元叙事进行阐述,显得条理分明,内容清新。在“文化篇”里,分别对布洛陀形象的多重内涵、布洛陀神话中的族群思维模式、布洛陀神话中多重社会关系的隐喻、布洛陀神话的文化特质等作了全面分析和深入揭示,把布洛陀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反映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其习俗的神话、地方风物的神话传说三类。其中,创世神话又可分为关于开天辟地即天地形成的神话传说、人类起源神话即对于人类来源和繁衍的神话传说两类;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及其习俗的神话又可分为布洛陀发明人工取火和烧烤熟食的传说、布洛陀指点人们寻找水源和挖井引水的传说、布洛陀造田地造谷种的传说、布洛陀发明房屋的传说、布洛陀教人们纺纱织布缝衣的传说;地方风物的神话传说中又有布洛陀与敢壮山的传说、封洞岩的传说、姆娘岩的传说、姆娘岩与敢壮山歌圩的传说、布洛陀与灯笼坡的传说、布洛陀与封将坛的传说、祖公和姆娘的传说、布洛陀发明火的传说等。作者将大量纷繁复杂的布洛陀神话材料进行了合理划分,突出了其中更体现壮族历史文化特性的母题。同时对每个母题都进行了详细分析,把每个母题细化为若干二级母题甚至三级母题,揭示壮族神话中特有的民族特征,例如“开天辟地”母题中对磐石的信仰,“顶天增地”母题中对稻作生产劳作的描述,兄弟分家母题中独特的天、地、水三界观以及对水的崇拜,人类起源神话中对男女神与生育母题关联差别的关注,日月起源神话中对壮族先民太阳崇拜及其母题演化的考察,物的起源母题中着重探讨了与壮族稻作文化最密切的稻谷与牛的起源神话,在“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出现”母题中特别强调了造文字与历书、造麽及其仪规、捕鱼与造房等推动壮族文化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要素。如此分析与提炼,凸显了布洛陀神话母题在世界神话共性的基础上的民族文化与历史特性,具有其独特的“唯一性”,使得其丰富独特文化闪耀在布洛陀神话之中。作者在提炼母题的基础上又构造了“布洛陀神话母题链”的叙事形态,它能够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布洛陀神话叙事的内容,紧扣其核心主旨。其深入的分析,充实的内容,鲜明的观点,成为该书的一大学术亮点。
“比较篇”是该著作的又一亮点。作者将布洛陀神话与他族群神话进行了横向比较,包括侗台语族群的“巫”文化传统、越巫信仰语境下的侗台语民族神祇比较、口传形式的比较、壮族布洛陀与瑶族密洛陀的比较。这是基于作者对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影响规律的认识,拓展学术视野,关注与壮族有同源关系和接触交往关系的其他族群的相关信仰与神话叙事,如布依族报陆夺、水族拱陆铎、毛南族卜罗陀及瑶族密洛陀的信仰与叙事等,探讨这些叙事的地区与族群特点,提出了广义与狭义的布洛陀神话传承区。“狭义的布洛陀神话流传区”是指“仍有壮族人讲述布洛陀神话、举行相关仪式及节庆活动、传承其相关信仰的壮族传统居住区,壮族聚居区是布洛陀神话流传的核心区域”(该书第27页);而“广义的布洛陀神话流传圈”包括布依族神祇报陆夺、水族神祇拱陆铎和毛南族卜罗陀等相关神话传承区域,这些神祇名称上与布洛陀相似,所流传的神话内容也多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属于百越文化叙事体系发展的结晶”(该书第28页)。对研究布洛陀文化的区域影响、跨族群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作者还将布洛陀神话母题与侗台语相关族群的神话母题进行了横向比较,生动揭示了壮族与这些族群在文化上的亲缘关系。在对大量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回溯出侗台语族群早期神话的元叙事,这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理解和探索侗台语族群的早期叙事特点、文化精髓。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同样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它“对于我们今日理解、接纳和认同世界各族文明的相似和多样性同样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该书第192页),反映了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及对同源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
《壮族布洛陀神话研究》一书,是作者集多年的田野调查、资料收集、深入研究和学术积累的新成果,是布洛陀文化研究的又一佳作。该书的出版,丰富、拓展、提升和深化了壮族布洛陀文化研究。
(作者系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家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