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张海
基于“大问题驱动学习”的课堂是什么样态?本评析以一次小学数学教学能手比赛的课例为例,基于“大问题驱动学习”来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什么样态而不是什么样态的。三个案例中的教学内容都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6页内容“平移的再认识”。
一、案例样态
三个案例教学的第一环节都是用PPT展示生活中坐电梯、推拉门等平移现象,引导学生对平移的再认识,但把握教学的起点、定位教学难点以及指向目标的大问题设计却截然不同。其对待同一例题的三种教学处理方式,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对基于“大问题驱动学习”教学意义理解的三种境界。
案例1:教师设计的大问题是“如何平移,特点是什么”。根据问题选择的教学起点是感知“线段的平移”。学生通过感知线段平移—感知三角形平移—操作学具平移—画三角形纸片平移—多媒体演示平移过程—观察平移前后的两个三角形特点,获得画平移的固定方法。在教师的意识里,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怎样“画”出这个三角形。不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什么层次,学习者要做的是迅速通过在对平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到关键词,记住画法,画出图形,说出特征,这样也就完成了学习过程。教师在这种意识下,学习内容往往被“精简”为具体的程序性知识。学生在直观感知平移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理解、辨认图形的平移,没有真正理解“图形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而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显然,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难点,以及难点突破的策略缺乏专业性的思考,只是凭经验和感觉去处理。最终导致一大部分学生只是把图形移动,至于移动几个格不清楚。教学目标仅停留在解决问题的习得层面,学生获得的也只是模仿操作层面。(学生在方格纸画平移后的图形,课堂达标率不高。)
案例2:教师设计的大问题是:“怎样表述?怎样画?有哪些运用?”教师从“说清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有自己的理解,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对教材有整合意识。三个大问题有逻辑递推性,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整体思考。针对每一个问题的针对性活动及学习方式倡导新的课标理念。教师在这种意识下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出现起点过高,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显现出课堂教学紧凑、达标意识强,弱化课堂第一层次(知道是什么)和第二層次(知道为什么),直奔第三层次(知道怎么用)的现象。显然三个大问题在课堂有平均用力现象,显得重点问题“怎样画”给的空间不足。
案例3:教师设计的大问题是“怎样画得又快又好”。教学的起点是从“向上、向右,5格、7格的意思”,即在网格的背景下对移动的方向和格数的环节“大费周折”。先是想一想:“向上”“向右”和“5格”“7格”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再是利用手中的学具移一移,接着说一说自己的平移过程,最后再数一数、填一填。在这种意识下可以看出,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教师的思路落到学生的思路上来。也就是说,学生对从感知到的“向上、向右、5格、7格”与“方向,距离”这种抽象的几何语言应该如何转化和如何理解。若让学生理解,就要知道学生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从现象中发现哪些规律。这样,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说,去画,去交流。课堂上才会出现:学生用自己的认知语言表达“右边尖尖的部分向左边尖尖的部分移动7格”。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理解“对应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找点,移点,连线成形”可以作为平移图形的一种便捷的方法(从课堂观察来看,画平移课堂达标率高)。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这样画的原因,怎么用就会顺其自然。在获得基本知识“怎样画平移”的过程中,无形中经历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平移现象,用几何语言描述平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图形中的要素关系(对应点),在过程中渗透几何直观、空间观念 、对应、程序化、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
二、案例启示
对数学“大问题驱动学习”还要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一)备学生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把握准教学起点,定位好教学难点。本节课从达标上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画平移还存在问题,对整体感知用平移解决问题达标率高。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平移的几何意义,只是整体感知平移现象。若能画出也就是理解了。学生没有掌握需要考虑是否起点过高,从整体表述落到对“网格背景下的向上、向右及7格这种语言如何让学生理解”。另外,学生从感知到抽象的语言描述再到画,需要一个反复的认知过程,这就需要弱化与目标无关紧要的内容和环节,给画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大空间)。如,可以通过学生互评互议,利用展台抓住共性,真正理解画平移的程序。“怎样画”作为大问题需要问题架构(要理解从高到低)。重点不是说而是动手操作(所需的学习方式),在操作中落实知识技能。
(二)课堂要体现“一课一得”
课堂要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选好内容转化为情景问题。这里的问题情景不是为创设课堂情景而创设,而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符合学生生活经验活化教材)。情景必须有两个支点支撑,一是激发愿望(伸手就能摘到的桃子没有兴趣,怎么够都摘不到的失去信心,只有跳一跳就能够摘到的桃子才有兴趣)。二是激活原有经验。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取基本知识(达标率要高),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每节课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在活动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数学的思想、方法(一节课不一定达到,要通过日积月累达到)。
(三)要进一步理解“问题导向”
课堂上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思想方法和经验的积累紧紧依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更主要的是依赖学生亲身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依赖学生的独立思考,这是一种过程的教育。”“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是一种隐性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方法,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育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数学学科的具体体现”。
三位提供案例的教师都是在这一课题研究下,快速成长的优秀教师。基于案例只是想梳理出在课堂是什么样态,我们应达到什么样态的课堂。如何去理解每一阶段的教学设计理念,要服务这一阶段的育人目标,课堂作为实现目标的主阵地,课堂的样态就应体现这一阶段的理念。由过去的“教为主”知道型课堂,到现在的“学为主”经历型课堂,再到将来的“思为主”探究型课堂,是一个由“规范”到“高效”再到“智慧”的过程。三者有机结合、融合发展才能发挥“学生、教师、教材”教学三要素应有的教学“效益”。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进而提高数学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