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子宜
维果茨基有个“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说白了就是“跳一跳,够得着”。落实“此时,你的学生在哪里”,也即明白学生的起点是什么。起点是教学的出发点,只有明晰起点在哪里,才能决定“教到什么程度”。
所谓备课要“备学生”,不就是备“此时,你的学生在哪里”吗?你的学生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不可能站在同一个台阶上。因而,需要教师判断:你的大部分学生站在哪里?先行者已经走到哪里?落伍者还在哪里踟蹰?然后再“配餐”——不同的学生教到不同的程度,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
文科的不少内容随意性、可塑性很大。以语文教材为例,同一个文本,既可以安排在幼儿园,也可以设置在大学中文系。如一首《静夜思》,幼儿园小朋友可以念,大学中文系也在学,但学的程度截然不同——前者就当作儿歌念叨会即可,无须分析“床”是“睡觉的床还是马扎”之类的问题;而后者则需要研究一下,为何一首严格讲不咋地的诗歌(“明月”“头”都是重复的)却能千古流传,原因何在?须从心理学、美学、传播学之类的“学”唇干口燥地解释一通。文本还是那个文本,但教学却是不一样的教学。这在理科的教学中似乎是不多见的。
忘却了“教到什么程度”,就会“过度解读”,就会超前教授,就会自己知道什么就想灌输什么,就会“教参”说了什么,就现趸现卖批发给学生……诸如此类全是不管或不知学生“此时站在哪里”的表现。
例如:把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以及“意境、反衬、意象、情景交融”之类的“学院派”语言挂在嘴上;给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半生不熟地讲平仄、押韵、用典;把“教参”上编辑自我的解析生硬地搬迁到课堂上……
哺乳期的妈妈给我们教学以很大的启示,她们最清楚给孩子“喂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喂苹果泥,哪个时段加肉松,隔几小时喂奶,一天喝几次水……为什么我们老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反而不知学生的深浅、饥饱呢?
语文学科是一门至今还没有找到北的学科,“教什么”在其他学科基本是明晰的、可见的,而语文学科则是糊涂的、模棱两可的、莫衷一是的,因而“怎么教”更是后话了。“教到什么程度”是“怎么教”自然派生出的问题,或曰是“怎么教”所有问题中的一个。教师不知道学生此时站在哪里,不明白他们离树上的苹果还有多大距離,就姑且把学生当作成人,把学生当作“教参”的聆听者。
假如一节语文课因把握不好“教到什么程度”,使课堂“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解渴”(柯勒律治语),这怎能不低效呢?
语文教师是否该从哺乳期的母亲身上得到“神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