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魏晋
凉城县北依阴山,南控岱海,距呼和浩特市区仅70多公里的路程。
县城有两个天主教堂,一个建于1901年,谓之“新堂”,一个位于旧城区的小巷内,建于1886年,谓之“旧堂”。
旧堂是一处有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周边则是待改造的老城区——街道弯弯曲曲,马路高低不平,建筑五花八门。县城宽阔的主干道延伸到旧堂幼儿园附近就变成了窄巷,每天上下班时分,摆地摊的、送孩子的、拉货物的,乱麻般地交织在一起,只有摩肩接踵地走到旧堂幼儿园门前才能眼前一亮——好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去处啊!
记者两度采访该园,一次是2018年1月20日,那天,正是幼儿园放寒假的第二天,虽说园里草木萧索,但干净整洁却如开园时;另一次是2018年4月12—13日,是幼儿园开学后的一个多月,正是杨柳堆烟、桃花绽放的日子。
“旧报纸里包裹的青花瓷。”
“旧报纸里包裹的青花瓷。”
一位自治区某机关的领导参观考察了旧堂幼儿园后说了这句很诗意的话,颇能概括这所幼儿园的环境特征。
进入幼儿园大门,是个长长的甬道,两侧是修缮整齐的平房,空中是拱形的不封闭廊顶,上面的细线穿着的塑料风车色彩鲜艳,正随着晨风而旋转,发出哨鸽般的声响。展板一字排开,上面是学生书画作品的展示——《我爱岱海》,引得孩子和家长一起驻足、盘桓……
主楼门前是色彩鲜艳的幼儿活动区域,早到的孩子已经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区域里嬉戏;在一楼的大厅里,杨副园长正在弹钢琴,琴声在走廊里流荡……
该园从建园至今仅仅六年,两年前居然跨越式地进入“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行列,这可是个奇迹——许多幼儿园办了二三十年都难以望其项背,他们则在建园的第四个年头做到了。
他们是怎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他们跳过了哪些阶段,一步到位的?一所学校、一所幼儿园有没有可能从起点直奔制高点?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就想脚踏着土地干点儿实事。”
园长温振华,一个文静的女子。1993年毕业于乌盟师范学校,专攻美术。在她办公室的墙上、幼儿园的走廊里悬挂着不少她画的国画作品,小写意,既有花鸟,也有人物。
那是中师最辉煌的时代,在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下,考上中师就意味着身份发生了变化,由农民的孩子成为“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因此,當日考中师比考普通高中难百倍,需要初中生中的尖子生,需要“过五关斩六将”。1990年,凉城县128人参加中师预考,淘汰了100人后,其中的28人可以参加全盟的正式考试,而最终被录取的只有她一人,绝对的“百里挑一”。
把优秀的初中生拣选出来,让他们学师范、学如何当老师,从职业需求出发设置课程体系,确定办学方向,是那个时期国家的师范教育思路,因而,也创造了中等师范教育的辉煌。今天,仍有好多校长、名师(包括高中教师)支撑着全区从东到西的基础教育。上世纪末,所谓的“三级师范”转为“两级师范”后,中师成为历史了。
温园长出身于一个“教育世家”,爷爷是私塾先生,父亲也曾当过乡村教师,如今,她们这个家族里有二十八个人从事教育事业。
1993年,中师毕业的她成了凉城县民族小学的一位美术教师,一年后,她决然改行教语文,还代班主任。最后,她教的班从21个学生扩大到超大班额的83个学生。
2005年,她参与全县公开竞聘副校长,成为得票最多的竞聘者,后成为凉城县第一小学的业务副校长。
第一小学其前身是成立于1826年的广启女子学校,可是因多种原因,一所百年老校那时竟走了下坡路。
她与校长合力从秩序、常规、细节入手,学校竟然面貌大改,社会口碑转好……
2012年,全县130人参与公开竞聘校长,只选21人。她脱颖而出。她选择了旧堂幼儿园园长这个职位,以实现挑战自我、挑战行业的人生目标。
学前教育,于她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她无疑是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
刚到任时,旧堂幼儿园是一个还在施工的工地,只有一座空楼和一堆钥匙。楼里水电不通,园里到处是泥坑、杂物、建筑垃圾,汽车开不进去。于是,她买了一身运动衣,骑着电动车就杀进了这个“毛坯园”。
局里拨付了10万元经费,但幼儿园还没有账户,拨到哪里?总不能拨到自家存折上吧?有钱无法用,于是她只能到处赊账,她许诺:到最后一旦还不了账,我个人拿钱还你。商家被她的诚恳感动了。大热天,她拎着一箱矿泉水送给工人喝,工人被她的仁义感动了——30吨的载重卡车满满地拉走六车垃圾。
开学了,那天,天降倾盆大雨,连个揭牌仪式也无法举行。8个员工,43个娃娃,一群家长,只收了3万元学费的幼儿园开张了。次年,学生数却一下剧增至154人。6年后达到282人,最高时的2005年,在园人数达到了500人。
2014年冬天,为了偿还外债,她斗胆闯入县长办公室,她的真诚感动县长,因为很少见到为一所公立幼儿园如此上心的人:
“你们有多少债务?需要多少钱?”县长耐心地问。
她怯生生地说了一个数字:“ 48万……”那县长被她的执着和诚恳感动了,挥笔批了40万元。
“我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就想脚踏实地干点儿事情。”温园长多次说过这个话,没有矫情和虚饰,眼神里全是真诚。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学校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滚雪球式,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缓慢积淀,逐步提升;另一种是瞄准高端,弯道超车,一步到位。旧堂幼儿园显然选择了后者。
2012年之前,凉城县的幼儿园“小学化”是基本常态。“从学前教育开始改变学生”成了温园长的一个梦想。
为了起步就瞄准前沿,她南下江浙,东去京津,凡是有学习的机会就不放弃,不仅自己这样,也要求园里领导和骨干保教人员也如此,用她的话说就是“在小县城要办出大城市、大气度、大格局的幼儿园来”。
于是,旧堂成了凉城县历史上第一所日托园(中午不放学,孩子在园吃午饭、休息,减轻了家长接送的负担)。
她们先从自家做起,极力摒弃以“小学化”为噱头的打法,她不反对幼儿园孩子无意识识字,但不主张违背儿童意愿和违背心理生理特点的强迫性过度教育。
她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当作“学前教育”的头等大事。那天,温园长陪同记者一起看活动,一位女教师正指导孩子们为花卉图案填色,一个男孩手上甚至嘴角都有彩笔的痕迹。温园长当即告诉那位小老师:“孩子们画得像不像、好不好,其实是不重要的,而不把颜色画在手上、吃在嘴里才是最重要的。先领孩子洗手去吧。”在旧堂幼儿园,无论大班还是小班,活动过后的玩具、学具、书籍整理,物归原处,都是由孩子们来做……
在环境创设上,在玩具的选择上,她们走反奢侈、忌铺张、重育人、重实用的“路线”。从不买昂贵的、洋气的、现成的环境创设物件,因为儿童的新鲜感消失得太快,多么高级昂贵的玩具也会失去兴趣。因而主张尽可能利用想象空间大的、本土化的、随意性的材料。
每个区域、每个项目,所有孩子都可以参与,机会均等。原本园里曾设置过兴趣班,但不久就撤销了,温园长认为,它不符合《指南》所提倡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的理念。“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芽,怎么能这么早就定位呢?谁能判断他们有什么样的兴趣和特长?”
土地、阳光、水分,面向每一个生命,让他们自由地、无缺漏地生长。天空是开放的,为每一只小鸟的翱翔。
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国务院两个旨在发展公办幼儿园的“三年行动计划”效果明显:在六年的时间里,凉城县三年入园率达到95%,一年入园率达到了97%,现有公办园6所,民办园4所,基本可以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在第二次采访的两天时间里,记者发现,旧堂幼儿园完全按照《指南》的理念办学前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家长,遏止“小学化”反而成为它成功的要素之一。
旧堂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九个场地交换使用,一种器械,多种玩法。课间孩子们在拍皮球中数数,竟能说出十几甚至二十以上。这不就是综合吗?起码包括运动健康和数学,兼顾了五大领域中的两个。
那天,开家长座谈会时原本怕冷场,不料一坐下家长们就打开了话匣子——
一位男性家长率先发言:我们都是从别的幼儿园把孩子转过来的,每天要横穿整个县城,为啥不“就近入园”呢?原来那些幼儿园要的是知识,而我们要的却是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旧堂的户外活动多,不强行灌输知识,不过分迎合家长。原来是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现在是家长吓唬她:“你不听话,明天就不让你去幼儿园了。”
“你们不认为旧堂幼儿园什么也不教,孩子尽玩了?”记者故意问。
家长可是逮着话题了,说出来了很“教育”、很“专业”的话——
“孩子是上幼儿园的人,他们的感觉好才是办得好啊。怎么才能知道孩子的感觉呢?就是孩子喜欢去,还是装病磨人找借口不想去。”
“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目标,春天做春天的事,为啥要春天做秋天的事呢?我们不知道那些家长着急个甚?”
“依我看,‘小学化就是一些小学懒老师给哄抬起来的。刚上学,就呵斥家长,说你家的孩子基础不好。笑话!一年级要什么基础?有基础还用上一年级吗?”
家长们普遍认为,在中小学择校,你充其量可以选择一两个好老师,但没办法让所有的老师都好。可是在旧堂幼儿园,家长不怕换老师,这说明老师都是一样的,都把善心和爱心放在第一位了。”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有个小孩坐在自行车上哭哭啼啼,与家长争吵。一问才知道:家长送他时闯了红灯,孩子批评家长时恼了。这不是习惯养成吗?这不是规则意识的熏陶吗?旧堂幼儿园把“做人”看得比“知识”重多了!
“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是旧堂幼儿园一直倡导的教育原则,保教人员必须养成习惯性的、下意识的行为。
一位校长或园长有这样的办学思想理念不难,但把它变成集体的追求方向最难,但温园长做到了。
在旧堂幼儿园,有42位保教人员,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13人,其余多为小教大专班出身。显然,温园长在带领一帮专业化并不足的同事艰难前行。于是,她要求20%的科任老师须进入“名师培养工程”,向科研要专业化,向科研要教育的品位。
“幼儿园还搞什么科研课题,赶时髦!”这是不少人的看法,甚至包括教育界的人。
2016年起,旧堂幼儿园参与自治区教科所三个研究课题,分别是《幼儿园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合理投放材料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班级主题文化创设与主题活动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幼儿园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三个课题都强调“实践即行动”,三个课题相互关联,互为表里。
温园长谦虚地说:其實做课题只是我们的手段而已,并不是为了领个红证书,挂个铜牌子了事。我们希望的目标是:教师向学习型转化,虽然开始时可能是被动的、不情愿的,但被动的过程中她们学了不少东西:观察现象,检索材料,撰写教育案例。她说“就是想逼得人进步嘛”,想让自己的老师由表象的、碎片化的教育心得向系统的教育实践进化。
温园长告诉记者:我开会时一般不布置什么任务,因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假如,一切由园长一个人来调度,越俎代庖,事必躬亲,往往变成“一人干众人看”的局面。
“那开会你说什么呢?或者说为什么而开会呢?”记者问。
“说些最近我读了什么书,哪句话给了我启示;还说我正思考一个什么问题,想和大家谈谈,用时髦的话就是‘分享。”温园长答道。
教育界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虽然有“人治”的色彩,但现实确实如此——如苏霍姆林斯基之于巴甫雷什中学,刘晶海之于闸北八中,崔其升之于杜郎口中学、李希贵之于北京十一学校……
温园长显然属于那种学习型的、有专业追求的园长,在她的引领下,教师们也将会成为有职业情怀的教育人,而旧堂幼儿园将成为有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的幼儿园。
温园长是个理想主义者,她在畅想:我想把它办成不隔绝自然的幼儿园,能承继传统文化的(她们的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的园本教材教师用书已编出初稿)幼儿园,有美术特色的幼儿园……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或许正是旧堂幼儿园的生命追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