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尹倩
摘 要:研究目的:通过探讨护理专硕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方法,为护理专硕研究生思想教育培养提供借鉴,提升研究生的素质,培养成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护理高层次人才。方法:运用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辅助完成思路与理论的形成。结论: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 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注重临床技能与理论的同时, 也要贯彻“立德树人”教育, 注重思想内涵发展。
关键词:护理专业;研究生;“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0B-0010-02
随着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护理专业硕士为护理行业高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于护理专硕研究生的教育也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掌握尖端护理技能、具有研发能力、能提供医疗技术、人文关爱、心理支持等新内涵的高质量护理人才。因此,如何将立德树人教育贯彻到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中,培养出德智体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护理事业的领军人,是护理学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护理专硕研究生德育教育现状
1.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校园中学生生活的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研究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认识。
2.目前护理专硕研究生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是他们很多都是社会经验少,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因此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抗挫折能力弱、团队合作能力差、理想信念不坚定、感恩意识差等。
3.护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开展相对较晚,是新兴事物;护理专业的研究生导师较少,势单力薄,经验匮乏,是護理学研究生培养的薄弱环节。“重专业、轻思政”依然是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各医学高校的实际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然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 ,忽略了对学生人文关怀、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
4.大多数医学生对国家社会政治问题丝毫不感兴趣,甚至表现出淡漠和反感。临床带教老师更加关注患者的健康问题,重视治疗与护理,而忽略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5.一部分护理人员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不愿意进入到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或者转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护理人才流失,不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
二、立德树人思想基本的内涵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教育传承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髓,其中,“立德”一词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位于三不朽之首,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而“树人”一词则最早出自《管子·权修》。“立德”就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它不仅指高尚的品行,而且也代表了良好的内在品格、人生观、价值观,是特定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下的行为规范。
三、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中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对策
(一)导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履行好立德树人职责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主要实行的是导师组制,导师组的水平直接关系着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加强对研究生的德育教育,这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术专业学习,还应当负责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2018年2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这为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研究生人才提供了依据。(1) 可通过加强对研究生导师在育人立德先进理念方面的培训,强化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德育意识。创新授课方式,以主题讨论与拓展辩论为形式,通过加入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对导师进行不定期、规范的、有计划的培训来提高导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效果来影响学生的目的。(2)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核导师在护理研究生“立德树人”的培养工作,从政治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责任意识、论文进度、学生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并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中。通过公示表扬树立“榜样”导师,利用舆论效应使导师自我对比考核,自我提升,自我监督,增强导师的师德修养及个人魅力,促进师资队伍的师德提升。(3)在日常的科研与学习交流过程中,研究生与导师接触最多,导师应利用与学生进行科研学习交流的时间对研究生近期思想的变化,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思想动态的变化等进行了解,并且主动积极有侧重点地引导与教育学生。
(二)立德树人融入社会实践中
护理硕士教育最主要是培养临床高级实践护士或护理教师。他们必须具备独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和管理。临床实践是护理专硕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学校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组织研究生开展形式多样且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安排三甲医院轮转学习,也要让学生深入农村、社区以及艰苦环境中,培养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胸怀人民,热爱祖国,哪里需要去哪里的精神,强化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和意志,提高综合素质。
在临床实践中与社会接轨,培养出“视野宽、基础厚、技术精、创新强”的杰出护理人才。让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体验中提高对社会责任感和行业职业素养的认知。实施学校和医院一体化资源统筹,实施基础教师与临床教师联动育人、交互授课,辅以制度化保障的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的机制创新,开创“一体化”“大教育”“大思政”的医学教育格局,让科学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辅导员与导师共担德育重任
辅导员是整顿班风、净化学风的“火车头”,无论是生活问题还是职业规划或者心理辅导,辅导员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辅导员应做到:一是突破传统德育工作界限,创新工作理念。主动联系研究生导师进行德育工作对接,积极寻求导师配合与协助,做好研究生思想和心理现状调查与信息收集,化解可能出现的思想危机。二是拓展辅导员德育职能内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借助导师的专业知识和带教经验及对学生的了解,与导师合作开展学业引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心理辅导咨询等密切关系研究生成长和发展的工作,使德育工作与导师教学合力推进。三是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制度化和常态化,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将德育重心由传统的理论教育过渡到实践教育,融入研究生专业培养。走进实践基地,鼓励和引导研究生开展专业实习与调研,让研究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德育。四是走进课堂与学生一同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每周选择性听取1~2学时自己认知薄弱,而且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思想政治修养与道德修养、医学伦理学、护理卫生法律学等课程,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结构。
(四)从入学开始,多途径提升学生素质水平
在新生入学开始,掌握他们的入学动机,有针对性、个体化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树立理想的目标。利用入学教育的机会融入医德品质养成的“职业信仰”教育专题,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加强护理人员责任感。既然选择了神圣而艰辛的从医道路,就应该热爱医学专业,明白肩上的责任重大。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以看视頻、PPT、演讲、小品、话剧、辩论赛、谈感想的方式,将其内容合理安排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收集和查找近期正、反面医德素材,让学生融入当前大众关注的医患纠纷热点案例和焦点问题,正确引导和剖析热点问题,让他们体悟医德情感,明辨是非,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有正确的思维,抵制诱惑,做医疗行业高尚医德的实践者。每学期应开展“法律走进校园”的主题活动,通过宣传册、漫画、板报等形式,将某些医院或医疗机构中发生的收受贿赂与不良事件揭露出来,教育学生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否则自毁前程;邀请法律相关专业人员为学生开设讲座,普及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组织学生观看医德医风宣传片。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拓宽信息交流平台,拓展医德教育空间,结合视频、音频、图像等丰富有趣的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定期发布融入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新颖性为一体课堂教学医疗道德事件,宣传道德标兵、医学专家等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韩杰,徐文竹.以德育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山东大学护理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2011,(Z3).
[2]李家圆.立德树人背景下研究生辅导员德育自觉的提升路径[J].卫生职业教育,2018,(23).
[3]李晶,秦爱军,彭素峦.护理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2).
[4]赵佳佳.将***“立德树人”思想贯穿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J].法制与社会,2018,(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