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协调推进教育平衡充分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4-05-11

杨有富

摘 要:笔者深刻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分析研判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从国家、各级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层面提出推进教育平衡充分发展的建议。作者在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当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以民为邦本,建教育公平,补教育短板等角度出发,提出了时下基础教育治理的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教育;平衡;协调;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3B-0014-02

***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为此,优先发展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习总书记还指出:“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五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教育投入幅度增大,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教育的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各类教育发展速度加快。然而,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教育大国,却不是教育强国。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要实现人才强国梦,而人才强国梦的实现必然要以教育强国作保障。

一、对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分析和研判

(一)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在今天的教育上体现为人民对优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二)主要矛盾的表现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不公平、不均衡等方面。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从社会层面看,教师的职业特点导致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大,教师总体待遇不高,一些教师超工作量且没有工资保障,我国全社会尊师重教和教师职业体面的局面尚未形成。从教育层面上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211等高校大学生中农村牧区学生所占比例偏低问题、各类各地区学校之间无序地争抢生源问题、学生择校择班择师问题、学校中优质生源占据着大部分优质短缺师资资源问题、发达城市学生占有高等院校指标量大的问题、一些城市学校的在读学生形成了人为的阶层分化和隔阂问题等。

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化建设,的确使我国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农村牧区等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依然很严重,目前,我国教育的不均衡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富裕阶层与经济困难阶层之间的不均衡,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不均衡等。此外,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高大上的巨无霸学校,这些学校的存在使得周围地区的其他学校纷纷变成薄弱校,造成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局面。虽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推进学校办学的均衡化,搞了集团校,让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结对子,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激励制度,好的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送教下乡的积极性不高,工作绩效大打折扣。长此以往,集团化办学很可能流于形式。我国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教师工资待遇差别很大等。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从各地学校的办学條件看,虽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类别的学校的硬件方面城乡之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差距已经不大,但是欠发达地区可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实践的场馆和基地严重短缺,制约了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加重了学校教育所背负的社会教育负担。各地普通高中学校由于近年来国家政府投资少,设施设备短缺老化落后现象非常明显,无法保障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的正常进行。

二是各类学校几乎都存在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男女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不科学不协调问题,一些学校存在着师资严重短缺的问题,存在着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多年来,我国的教师队伍没有形成严格的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导致教师队伍中不合格教师数量大、水平低、师德师风问题不断、职业倦怠、向公务员方向流失等现象。校长队伍也由于学校办学自主权小,学校安全管理压力较大,公用经费无法按时到位,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超工作量没有工资,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样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的发挥和职业生涯。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向发达地区学校流失仍然很严重。

三是我国教育“十三五”规划主张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许多发达地区实行“县管校聘”的制度。但是,越是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办学自主权越少,教师队伍成为一潭死水,进来的未必是需要的,流失的往往是优秀的人才。

四是目前我国的中考高考制度使得一些学校越来越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压力,政府部门的领导也往往拿考试成绩来衡量学校办得好与不好。于是,许多学校按国家要求该开的课程没有开足开齐,该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被挤占,一些学校领导看重升学率,导致其办学模式僵化、办学方法老化,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五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之间多年来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递进的科学化管理机制,各学段学校单打独斗,导致学生发展目标和任务不能体现科学发展的特征,学生们总是被折腾着。

六是近年来,社会培训之风盛行,各类培训机构把注意力指向在校教师和学生,大部分机构缺乏资质,政府对这些机构也缺乏有效的管控,这种乱象严重地干扰了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对学生健康发展形成了不良影响。

教育发展主要矛盾形成的原因与我国的现阶段国情、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督导、人民的愿望都有关系。

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的愿景

(一)做好政府的顶层规划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各学段教育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划方案和发展目标要求。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都要求各级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渐次推进学校建设。学校要想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制定符合国家育人标准,适合自己发展特色的规划,经过标准化建设、数字化管理、特色化发展,最后才能实现现代化。内蒙古自治区从2015年至2017年在普通高中开展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规划和实践,笔者认为不管如何搞,首先要完成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即首先要落实政府的投入。

(二)建立教师队伍的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建立教师队伍的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因此,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教师责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聚焦点和突破口,建立教师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迫在眉睫。

(三)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针对新时代我国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针对教师工作重大的社会责任和人民日趋增长的要求,制定相关的工资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敬、体面的职业。

(四)各级政府要对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管理

实行严肃的资质甄别、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收入支出的审计监督和税收政策,监督和引导它們合法经营,形成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共进的良好局面。

(五)选聘教师应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

重心下移,推行“县管校聘”制度,保障学校引入人才的畅通,同时也要逐步落实政府买岗教师的招聘制度和选人用人制度。

(六)千方百计地解决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继续推进多校划片招生、阳光分班、农村牧区等落后地区专项扶持政策,逐步让学区房、择校择班择师现象、部分优质生源更多地占据学校优质师资资源、阶层家庭学生分化等不平等的现象成为过去。

三、结束语

总之,化解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需要大家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在“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做足功课,“处理好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民生短板”,为实现教育强国梦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李贝贝.教育平等的理念与现实[J].东南大学学报,2005,(S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