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李晓琴 牛海霞
摘 要: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步伐满足不了师生需求。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因此,加快课程资源建设、提升课程信息化资源的质量是解决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本文针对信息化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以传感器与自动检测课程为例,提出了一些简单的建设框架和基本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职业教育;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3B-0033-02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推进,并且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教育部为了贯彻和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切实有效地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在“互联网+” 时代的创新与改革,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举办了如微课比赛等一系列信息化大赛。
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一切活动领域中,从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到科学实验,传感器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传感器与自动检测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但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对于新时代下的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而且现代信息化的发展较快,智能手机、电脑等智能产品应用普遍,导致学生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学习效果不理想。
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方法进行双边活动。一般来说,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特点是:(1)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如今要求的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师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进行改变,而且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一、传感器与自动检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的教学方法仍然受传统填鸭式教育方式的影响,在课堂上一味地对学生采取“填鸭式”讲授,与其他实践课以及理实一体的课程相比,学生普遍认为前者比较抽象,难以掌握重点。原因总结如下:(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本身是理论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不适合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2)现在所学教材与企业的具体情况脱节,课程中的一些教学重点不适合学生的培养方向;(3)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学生无法将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所学内容无法和生活相结合,对学习失去兴趣;(4)信息化时代,电子设备更新换代快,功能越来越强大,吸引了学生的更多精力。
二、传感器与自动检测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一)课程内容整体框架的设计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课程内容的框架包括: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说明和教学评价四部分。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是指,传感器与自动检测的课程性质和该课程在整体教学进程中的作用,如我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传感器、自动检测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使用相关的傳感器及配套电路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前导课程,为后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课程等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的分析方法,生产过程的控制方法及各种自动化仪表的选用和使用,为今后从事的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往沟通能力等,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方面。知识目标是指学习该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对传感器的发展、应用等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目标是指能够根据知识目标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后期的思考、辩证分析以及应用。素质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课程期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等。
课程内容与要求是指,明确授课的内容,确定该课程由几个项目组成,包括项目名称,每个项目具体涉及到的知识点,完成每个项目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及每个项目所需要的课时等。
课程实施说明即本课程的教学组织方法和教材的编写与选择。本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力图通过教师、学生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与任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本课程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根据本课程特点,综合采用教师示范法、边学边做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课程教学材料以教师自编讲义为主体,传统教材作辅助。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部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由学院督查组成员随机听课评价、系部领导及各专业教师随机听课评价,及学生对授课教师评价三个部分组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由过程考核与结课考核组成。所谓过程考核就是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制定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标准。每个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学生根据完成的过程和情况进行自评与互评,结果考核,即是在全部课程项目结束之后,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得出的结果。
(二)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项目内容的选取是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的,教学过程的组织是以传感器的应用为主线,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确定是否该课程需要在传感器实训室进行,体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以“简易倒车雷达的设计与制作”为例,说明在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中如何实现信息化。
学习项目:简易倒车雷达的设计与制作
总学时:6学时
三、总结
课程内容以小项目来展开,让学生联系到实际情况,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提倡用电子设备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搜集,登录一些教学资源库进行单一知识点的学习,如通过微课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现场学习,这样花费时间较短,学习目标明确,能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如蓝墨云班课APP,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也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思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夏敖敖,谈增师.热电偶传感器的教学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宋珍伟,顾诚甦,李莉.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传感器课程教学探讨[J].读与写杂志,2009,(11).
[3]耿大勇,李亮之,王俊生.面向21世纪电工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5).
[4]张淑红.项目教学法在传感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8).
[5]贾杰.创客教育与高等院校工程训练的融合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2).
[6]李嘉秀.基于Arduino平台的足球机器人在 RCJ 中的应用 [J].物联网技术,2015,(3).
[7]谢杰腾,颜晓文.基于Android手机语音和Arduino控制板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J].物联网技术,2015,(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