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刘倚天
摘 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宗旨,因为幼儿园教学主要针对的是3—6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没有任何的知识与学习基础。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游戏,将小孩天性和教学完美地融合,符合小孩子成长特点,也是近年来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那么,如何设计在教学中融合游戏的课程,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优秀的能力,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受其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课程 教学策略
有研究发现,经常玩游戏的小朋友,心理素质的发展明显高于其他孩子。能够促使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就是玩游戏,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幼儿对于自我的认知,性格的养成,人格的健全,智力的提升,都能够通过玩游戏的方法得以实现。教学活动中的游戏课程,一方面让小朋友身体进行了活动,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幼儿的综合能力,可谓是身心发展双重促进。
一、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游戏化地上课
在教学语言中融合游戏语言,是对教学语言的优化,对于小朋友来说,好听有趣的声音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在游戏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教学,发扬游戏精神在学习中的优势作用。在幼儿教学中大量使用游戏的语言,可以使小孩子简单想参与游戏的愿望得以满足,也会让小孩子在游戏活动更加享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形容小猫来了时,可以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说道“小猫来了”,并学猫叫“喵~喵~喵~”,这样可以充分地激发小孩子的認知。再比如说,在让孩子进行画画游戏时,可以说:未来的小画家们,让我们把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都通过我们的画笔画出来吧!比一比谁画的最好!再对画的东西做出恰当的比喻,荷叶像一把小雨伞,天上的云彩就像是羽毛,水面像镜子……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使小孩子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做完比喻之后还要鼓励孩子进行大胆的比喻并说出来、画出来,这样的方式,让小朋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也加强了孩子们的记忆力与联想力。
二、让教学形式游戏化,提升幼儿的参与度
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好奇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们的统一特点之一,这促使着小孩子对世界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学习。因此,教师在对小孩子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保障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有趣的教学小游戏,让整个班级的小朋友都积极地参与和融入其中,激发小孩子学习的欲望。这样一来结合课程的学习所设计出来的游戏活动形式,可以带给孩子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与快感。
例如在“各种各样的树”这一主题活动中,首先要进行认识树的活动,可以带领小朋友走出教室,来到幼儿园的操场上或者门口,在大树底下进行参观,可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棵树,树叶都是什么颜色的……加深小朋友对树的认知;其次,进行给大树照相的活动,用各种形式:绘画、粘贴、制作、拼插、立体造型等,启发小朋友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树的形象特征;最后,和大树交朋友,可以分组让每个组的小朋友都认领一棵自己的树,并自己给自己的树取名字,记录小树生长的变化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朋友充分地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游戏当中,增强小朋友的体验与感受。
三、巧妙利用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游戏环境的设置关联到小朋友的感受好坏与否,如果小朋友喜爱这个游戏场景,会增强小朋友快乐的感受,但假如小朋友不喜欢甚至抵触这个游戏场景,在教学过程中会造成反向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游戏中对于道具的利用至关重要,小孩子对新鲜的事物很有好奇心,多种多样的教学道具可以让小孩子的好奇心保持较长的时间,不想玩这个就去玩其他的,厌倦了这个又会有新的,这样才能让小朋友玩得开心学得快乐。
比如在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设置你追我跑的游戏环节帮助学习。利用相关的道具——各种物品的标志,贴在小朋友的身上,进行你追我跑的游戏,追到谁,就要将这个小朋友身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对于小班的小朋友可以用一些简单常见的物品进行游戏,而对于中班、大班的学生则物品的难度相应上升,这样的游戏方式不仅充分地加深了小朋友的认知,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四、合理地设置游戏规则
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对于游戏规则的遵守是游戏成功的保障。试想一下,如果游戏没有一定的规则,大家都在乱玩,这就不能称之为游戏教学,也不能带来任何促进教学的作用。因此,对于游戏内容的设置和游戏规则的规范,是教师要考虑到的问题之一,在这个过程当中,既要明确教学的主旨,又要站在小孩子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在小朋友的接受范围之内,巧妙地设置游戏难度,激发小朋友玩的欲望。
举例来说,在玩击鼓传花这个游戏的时候,通过蒙眼敲黑板或者蒙眼放音乐的方式控制传花的进度,假如不蒙眼进行敲黑板或者放音乐,又或者听到声音停下来之后还在继续地传花,那么这个游戏的设置将没有意义,只有在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的时候,要蒙眼进行敲黑板或者放音乐,听到声音停下来之后不能继续传花,游戏的作用和意义才会生效。
结语
幼儿时期小朋友通过玩的方式认识世界,对于幼儿的教育要把握游戏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游戏环节的设置要紧紧围绕课程学习的要求,也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发挥幼儿游戏教学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教师应该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保障游戏教学的可实施性和规范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更加适合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沙迎迎.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研究[J].亚太教育,2015(24).
[2]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3年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