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对初中学生的理想教育

时间:2024-05-11

邹霞琴

摘 要:面对现在中学生理想的缺失,开展对学生理想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树立理想教育、实践理想教育、催化理想教育,帮助中学生逐步树立理想,这些理想会牵引着他们前进。

关键词:理想教育 缺失原因 策略

初中阶段开展理想教育应落到实处,可以采用一些中学生可接受的方法,比如寻找自己的偶像、聆听成功人士的演讲、体验理想的职业等方式激发学生树立理想的动力,并通过一系列策略催化学生理想教育,促进学生追寻理想的决心。

初三上学期一开学,笔者每人分发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在白纸上写上自己的理想,收上来一看,大失所望。一个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谈到想当医生、老师、律师等,其余的是想考高中或者是大专、中专,还有学生竟然写道:不知道。我们知道理想应该是报效社会的一种形式,应该是一种职业。但是他们居然搞不清楚什么是理想,这不能够不说是教育的一大失败。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呢?

一、學生缺失理想的原因

1.自身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学生课外读物读得太少,如果学生能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比如童话、神话、小说、英雄传记,通过大量阅读,就会产生许多遐想,这些遐想是构成理想的基础。可是事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现在的学生不愿意读书,书店里那么多的书等着学生阅读,图书馆那么多的图书可以供他们翻看。只要他们愿意,每一本书都可以接触,还有电脑网络,每出一本有影响的畅销书籍,他们都可以在网络上第一时间读到理想的话题,但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自然对自己的理想摸不清头脑。

2.家庭教育的缺失

自实行计划生育后,独生子越来越多,父母亲、溺爱孩子,一味地为孩子提供所有他想要的东西,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认知:反正父母就是在给我挣钱,什么都会给我准备好,我怕什么,有钱花就行。买衣服要名牌,不买就哭闹,花钱要比较,不能比别人拿的少,学习差点没关系,爸妈不会怎样,就一个宝贝,只要需要,父母就会满足,不用自己去奋斗。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再加上有这样的想法怎么会有远大的理想?

3.学校教育的缺失

目前学校教育中,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频率的考试,超额度的补课使孩子失去了追求梦想的自由,再加上有些教师也认为理想教育有点空洞,没有很好的说服力,干脆就放弃了这方面的教育,有的连最起码的人生目标教育也不给学生教了,难怪学生缺乏理想。

分析了学生缺失理想的原因,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

二、开展理想教育的策略

1.树立理想教育

老师要告诉学生,理想是未来的一个目标,是我们将来的一种职业,是你最向往、最热爱的一份社会工作,也是我们为国家服务的一种形式。我们也要告诉学生,人不能够没有生活目标,就好像砌房子,目标就是最开始的设计方案,理想教育不是虚无的东西,它很实在,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如果我们在青少年的时候不确定自己的目标,将来我们只能被迫接受我们不愿意接受的生活。所以从小树立个人理想非常重要,这些理想会牵引着我们前进。

2.实践理想教育

有专家犀利地指出,我们的学生没有理想,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注重眼前和表面的分数,缺乏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对梦想的憧憬以及为之努力奋斗的意识得过且过,无梦可追,是当前很多中学生的真实写照。如何让孩子们找到一个前进的方向,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寻找自己的偶像

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制作偶像纪念册。以半个月为限,每个同学找到自己心中的偶像,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加入个人独特的感受制作成册。偶像纪念册中必须包含以下内容:他的成长经历;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事实中得出;你最欣赏他什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为什么;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为什么?

结果影视歌三类明星上榜率非常高,我们的学生通过制作纪念册不仅看到了明星包装后光彩亮丽的身影,还知道了他们风华背后的辛酸和奋斗,更客观全面地去看待自己的偶像。

在寻找制作展示的过程中,孩子们渐渐领悟到理想在成功路上的支撑力量,任何光鲜的背后都少不了这根支柱。

(2)聆听成功人士的演讲

当理想缺失成为当代中学生最主要问题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教育、感化学生?用什么来承载理想教育、实现他们的梦想?单纯的说教式教育似乎已无太多感染力,怎样让学生们自发地形成对理想的追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组织学生观看撒贝宁主持的央视青年公开课《开讲啦》的节目。该节目每期都会邀请一个来自文学界、商业界、文艺界、或体育界等领域的杰出人才作为开讲嘉宾,他们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青年观众探讨人生和梦想,引发观众对现实和理想的思索。另外还组织学生观看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俞敏洪、马云等精彩演讲视频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每次看完后请组长组织讨论感悟,可以是触动自己神经的话语,也可以是个人认为有偏颇的观点,但都要结合自身的体会,并进行相应记录,班长汇总成集,学生阅读交流。

结果显示学生特别震撼于尼克胡哲的演讲,“海豹症”的视觉冲击直触学生内心,他的经历能引导学生如何乐观自信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我一直很自卑,埋怨着身边的人和事,但今天我发现自己太傻了。看着他,想想自己,一切都不是问题!”一个学生如实说。

在聆听和探讨中,孩子们慢慢揭开了理想的神秘面纱,积极进取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形成。

(3)体验理想的职业

学校把每年五一前一周定为“理想体验周”。在这个星期的每天下午两至三节课,每个体验小组成员紧密合作,共同体验职业梦想的艰辛与快乐,一起为追梦而奋斗。

以“律师梦想小组”为例,具体体验如下: 学生们聆听了“大律师”家长关于律师工作的介绍,初步接触如何起草起诉状、如何撰写答辩状、如何应对官司中出现的漏洞等常见情形。第二天,跟随大律师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旁听一次诉讼案件,真实了解律师的职责;第三、四天,梦想小组成员接受一个“校园模拟案件”的体验任务——校园双方打架的事件。两位学生作为当事人,其他同学被分成两组为当事人双方辩护。小组合作全面掌握案情,充分收集证据,整理查找资料,熟悉法律条文,准备充分的证据,为最终的辩护做好准备;第五天,与“法官梦想小组”合作,召开校园模拟法庭,邀请老师、家长旁听。展示课上,孩子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互相据理力争,颇有未来“大律师”“大法官”的风采。课后,家长老师对孩子们的收获做了真诚的点评和建议,好几个学生大呼过瘾。其中有个孩子这样感慨:我终于找到我的梦想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律师了。

通过一周的理想体验,孩子们接受了生活的洗礼,提高了社会阅历、体验了自信与快乐。他们更加真实地了解了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更加清晰与严谨,在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3.催化理想教育

理想只要成型,就应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如何催化学生们的理想就成了重中之重。

(1)要加强意识熏陶

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意识熏陶,因为学生年龄还小,兴趣容易转移,如果在理想上不能够给以反复加强,到时候他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理想也就消失了。所以要不断催化孩子们的理想,甚至每天要他们问一下自己,心中的那种雄心还在吗?

(2)要做好信心教育

理想这东西,不是明天就到来的东西,性急的学生对他们的兴趣不会坚持,所以给他们适时地做好信心教育很重要。要告诉他们,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他是一个不怕挫折、不怕失败、不怕打击的人,他会以百折不挠的勇气、不敢低头的作风、逆流而上的精神去拼搏。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怀疑自己的目标。事实上也是这样,自信的人才有力量坚持下去。

(3)要记录好实现理想的每日清单

每人准备一本小册子,记录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做的每日清单,如每天提醒一次自己的理想。每一节课的上课情况如何,有收获和遗憾么?认真完成作业了吗?为了理想,我已经坚持几天了。这些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对孩子的督促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4)要做好理想教育的过程性评价

针对每个孩子的每日清单和具体情况,及时给出评语。对做得特别好的同学在班会课上给予表扬,并向家长致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懂得付出的重要性,并为最终完成理想奠定基础。

总之,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岁月,开始摆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开拓,学校对孩子进行科学崇高的人生理想教育,将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想通过以上一些做法可以逐步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并且也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如果学生努力坚持、不断进取,一定会创造出自己的人生奇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