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郑建周
摘 要:在“三位一体”的大背景下,课外阅读成为统编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本文将思维导图作为有效的思维工具辅助名著阅读指导,借具体案例,从制作小说情节的思维导图,制作作家情感的思维导图,制作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思维导,制作研究对象特点的思维导图四个方面,谈促进学生对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科普文章的理解。
关键词:思维导图 名著阅读
一、名著阅读的现状及问题
《课程标准修改(意见稿)》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1],并有针对性地设置“整本书阅读”的任务,明确提出阅读的具体要求和实施建议。依据课程标准,统编教材努力增大名著阅读在教材中的比重,追求“教读、自读、整本书阅读”的一体化,名著阅读课程化,可见,课外阅读已经成为统编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浙江省教研员章新其认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实现,有赖于名著阅读的推进”,[2]但从阅读现状及平时的检测来看,名著阅读一直处于随意无序、低效无趣、边缘化的状态。处于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分析其中原因,学生认为这些书太厚,读不完,内容枯燥或晦涩,有些读不懂,反正一拿起这些书就想睡。老师也认为,这些书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确实较远,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多时候布置了阅读任务,完成的效果并不理想,指导起来也无章可循,束手无策,因此名著阅读在实际推进中举步维艰,效率低下。再者,囿于中考压力和课时,学生肯定会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理科或其他容易出成绩项目上,这样学生的阅读时间确实也很难保证。
综上所述,筆者认为名著阅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阅读时间;
2.缺乏阅读兴趣;
3.缺乏阅读指导;
4.阅读效率低下;
那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做有效的阅读?为了能够切实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促进学生真实阅读名著,并在阅读中对某名著形成独到见解,笔者在名著阅读指导中,尝试着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恰当地运用到了名著阅读中。依据中考卷考查名著的特点,笔者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从小说情节,作家情感,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和研究对象的特征等四个角度制作思维导图,并组织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自我分析和归纳,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的观点和理解。现笔者结合自己在名著阅读指导中的实例,尝试对这一探索进行归纳整理。
二、思维导图在统编教材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1.制作小说情节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小说的理解
读小说,令人牵肠挂肚的,常常是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也正是小说塑造典型人物、凸显主题的过程。因此,读小说类名著时,可将小说的情节作为线索,以故事情节作为思维的路径,依据小说主人公的经历,依次梳理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同时对该情节中的主人公形象作出独到评价。赏析人物时,能够依据思维导图,前后勾连,对人物作出恰当评价,并能洞悉、阐述评价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样作品主题就较容易准确把握了。在制作小说情节的思维导图时,一般按照以下的步骤和方法:首先,选择确定主人公。其次,依次归纳、概括与小说主人公有关的情节。最后,立足故事情节,有依据又能正确地赏析主人公形象。下面的思维导图就是笔者指导学生从《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入手:
在制作思维导图之前,学生看书时对祥子的印象,还是比较抽象的,只能说是对他“买车——丢车”的经历有一定了解。在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现祥子“买车——丢车”的经历后,我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祥三起三落的起伏人生。骆驼头和两个驼峰,表示祥子买到新车或准备好了买车的钱,是其人生之起,由骆驼头和双峰形成的谷,刚好是祥子人生的落,三起三落,从奋斗到毁灭,一目了然。这幅思维导图,除了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祥子的悲剧人生,还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小说创作的主题。就像赵园所言:“小说惊心动魄地写出了,恶魔般的社会环境怎样残酷地、一点一点地剥掉祥子的农民美德,将他的性格扭曲变形,直到把‘树一样执拗的祥子连根拔起,抛到城市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中。更足以显示作者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刻性的是,作者不只从社会环境,而且从这些人物自身发掘他们悲剧的原因,写出生活给予这些人物的限制。”[3]也许这就如英国作家贝内特说的“优秀小说的基础就是人物塑造,此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人物是小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阅读小说自然避不开主要人物形象的鉴赏和剖析。作家就是借助塑造小说人物,才给读者留下具体形象、立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也能让读者凭借此艺术形象认清了现实社会生活及其本质,即作品的主题。所以,对人物进行剖析与进一步探究,对于深刻理解作品主题,极其重要。教师凭借思维导图探究小说类名著的主题时,就能以人物分析为线索,围绕人物分析制作和构建思维导图。又如读《创业史》,就可以基于梁生宝这个人物梳理小说情节,完成思维导图,然后呈现。在这部著作中,人物繁多,受学生喜欢的人物也不少,比如梁三老汉,冯有万,翠娥,徐改霞等,不过多数学生有主角情怀,很容易将目光聚焦在梁生宝一人身上,因此,就可以引导小读者们以人物情节为基础,画一幅思维导图。
凭借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加直观且清晰地感受到人物被塑造的过程。梁生宝这一农民英雄形象就是在情节地不断推进中渐渐丰满起来的。他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对他成长的磨炼,也因为有这些磨炼,才使他从蛤蟆村的一名小长工成为有魄力,有干劲,有决策,心系蛤蟆滩所有人民幸福的农民英雄,所以从思维导图中,我们可看出这部小说不仅是农民的奋斗史、抗争史,苦难史、贫穷史,也是一部农民英雄的蜕变史。
2.制作作家情感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散文的理解
阅读散文重要关注“我”的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作者独特的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那我们在读散文类名著时,就可以梳理作者的情感为思维的切入点做思维导图。如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书信体散文《傅雷家书》就可以这样操作。我们以《朝花夕拾》为例,《小引》和《后记》除外,《朝花夕拾》共由十篇组成。作品以作者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轨迹为先后顺序进行编排[4]。第一篇到六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描写作者的童年生活与童心世界。第七和第八篇分别是《父亲的病》和《琐记》,主要再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所面临的人生抉择。第九篇《藤野先生》与第十篇《范爱农》主要是怀念老师和旧友,并回顾了作者“弃医从文”的曲折经历。小小十篇文章,概括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这样的介绍略显笼统,若想让学生对该集子的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不妨引导学生制作以作家情感为切入点的思维导图。
该生以作者的情感为思维的切入点,将十篇文章分成四类,更细致深入,也更有助于对该散文集的理解。表现作者讽刺的情感有:《琐记》《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无常》四篇;表现作者同情的情感有:《狗·猫·鼠》《范爱农》;表现作者反思儿童教育的心理:《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作者深切怀念情感的有:《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作者在自己亲历的生活感受中真诚赞美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以及展现他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对封建陋俗和文化糟粕进行了深刻的披露、讽刺和批判,对爱国知识分子遭受的不公待遇给予深深同情并充满愤懑之情,对儿童教育、儿童成长的深刻反思,对有着博大胸怀的他国老师和卑微如阿长的渺小人物,则充满敬意和深切的怀念之情。正是有这样细致的情感区分,才能更直接地体会作者的心里路程。
3.制作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需要知人论世,即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可见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同一作家的作品特征或风格是不同的。如,杜甫的诗,安史之乱前年轻时的诗歌显得热情豪放,如《望岳》;安史之乱后创作的诗歌便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了,如《春望》。又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靖康之难前的诗歌风格和靖康之难后的诗歌风格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可见,读诗知人论世之必要,这就启发了笔者在指导学生读《艾青诗选》时所选用的策略。《艾青诗选》汇集了艾青从青年到晚年近五十首诗,时间跨度近五十年,空间跨度从中国的土地、监狱到智利海峡。内容丰富,时空跨度非常大。读者可以通过诗人的视角去体会那个时代变迁,进而感悟诗人的情怀并产生共鸣。纵览《艾青诗选》,可以将其创作界定为三个时期,抗战前,抗战后,以及“归来”之歌。因此可以引导学生以时间为思维的切入点,将艾青创作的诗歌分为三个阶段,如图展示
抗战前,他常用深沉、奔放、激越的笔墨去诅咒黑暗,向往光明。如《我爱这土地》《手推车》《黎明的通知》等。诗人以“鸟”和“手推车”等意象,用质朴而热烈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在《黎明的通知》里,以“黎明”和诗人对话的口吻展开,诗中的“我”是“黎明”,“你”是诗人,“他们”是渴求光明的人们。全诗大量运用排比,反复铺陈,怀着黎明即将到来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必胜的豪情。抗战以后,诗歌内容多为礼赞光明,思考人生,歌颂人民。如《人民的狂欢节》《人民的城》《欢呼》等,就是表现抗战胜利后的欢乐。那是诗人由衷的欢乐,更是祖国、民族的欢乐。《人民的狂欢节》中的火把比长诗《火把》中的或燃烧得更为旺盛,象征了人民革命事业的前途;《欢呼》中听到了作者对祖国农村劳动人民的从未有过的兴高采烈的欢呼,那是拂去了忧郁后的祝福。《布谷鸟》《送参军》等诗反映了作者参加土改的欣喜,翻身的农民在回春的大地上幸福劳动,人笑车欢,一起奔向似锦的前途,这恰似作者多年来对农民命运的深情关怀赢来了良好的回答。“归来”之歌,则不论是在思想内涵,情感层次,手法运用等方面,都较之前更加多样浑厚,深层内敛,圆熟自然。如《琥珀贝》,诗人的情思源于一位女士送的一枚虎斑贝。这首诗前几行用几个比喻描绘虎斑贝的外貌及质地,让人直观感受到虎斑贝的艺术形象,也感受到它的质地。后几句不仅写了虎斑贝的命运,也写了自己的命运。“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是玉石的盔甲/保护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将诗人多少年的痛苦经历,及重新回到阳光下的喜悦,概括得淋漓尽致。
4.制作研究对象特点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科普文章的理解
林崇德教授认为,思维品质是一个人智力与能力最基本的成分,分为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五方面。思维品质的训练是发展学生能力与智力的突破口,也是各项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5]那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运用思维导图阅读名著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式。林教授阐释的思维品质的灵活性中就包括了概括能力,就像数学里的合并同类项。受此启发,可以设计《昆虫记》的思维导图制作。《昆虫记》里的昆虫,各有习性,百态丛生,但也有一定的相似度,因此就让学生制作研究对象特征的思维导图,如下图:
该生读完后,根据昆虫的习性将书中昆虫进行分类,在学生的笔下,昆虫的世界里有艺术家,有杀手,有工人等。在制作昆虫特点的思维导图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有些学生还选择为杀手螳螂立传。一位学生写了一千多字的文章《昆虫世界的“李莫愁”》,囿于篇幅,我们只看文章的第一段:
看完《昆虫记》,有一昆虫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它就是螳螂,昆虫江湖的女杀手,然后就蹦出了金庸小说里的一个反面派美女——李莫愁。雌螳螂和李莫愁当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甚至相反,比如对于情感,但有一点极其相似,那就是她们都杀人不眨眼,令江湖中人无不闻之丧胆,所以接下来,我将呼一个不知姓名的螳螂姑娘为“李莫愁”。
根据这幅思维导图,学生深受启发,还写下了《昆虫世界的生存死亡》《昆虫世界的三十六计》等,多数学生认为书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昆虫世界,更是人类世界,呈现的不仅仅是虫性,更是人性。就这样,科学性较强的科普类文章,借助研究对象特点的思维导图,学生也能读出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理解,自己对主题的感悟。
总之,两年多实践下来,我们发现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名著阅读,效果良好:不仅能够驱动学生去做真实阅读,进而将整本名著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将名著中出现的重要人物进行梳理,关于人物的重要情节进行提取,然后类比或对比分析,生成自己对人物、对主题的独特见解与对不同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也能让学生直观又系统地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力;还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调动名著阅读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去进行新的探究发现,从而拓宽名著的深度和广度。它是提高学生名著阅读效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在今后的名著阅读中我们将继续推进思维导图的使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切实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章新其.名著阅读测评的整体性思考[C].语文教学中学版2017-3.
[3]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M].语文八年级上册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5]王可,林崇德.中学生写作中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