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应急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时间:2024-05-11

岳星

摘 要:我国教育领域的高职高专院校担负着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重任,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引领了新的潮流与风向,只有能够将“教育与生产”进行全面结合的全新教育思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基于此,高职应急管理专业教学应该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产教融合致力于推动应急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应急管理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一、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产教融合”的主要理念就是实现教育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具有实际操作及应用的专业化人才,从而有效解决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职业化需求不相对应的现实问题,而这一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思路也符合国务院办公厅的相关要求。而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和企业就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不仅是在知识教育方面,同时在技术创新、就业发展、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建设等领域都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并以企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设置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实习、实训以及实践的教学场所,并通过企业的支持重点培养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

对应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讲,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偏重于院校自身发展而忽视面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缺乏对产业快速发展的及时反映,缺乏对技术进步和传播方式变革对专业体系和教学模式变革要求的认识。在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校企合作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状态。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普遍存在。很多院校的专业内容陈旧,“经院式”的培养方案、教材教案,使得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渐行渐远。在多年沉淀形成的学年制、学时制、按周分切课时制的思维定势下,教学计划几乎看不到行业企业融入的痕迹,看不到需求导向、项目引领的设计,专业的教学设计逐渐成为一种模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特性被遗弃。人才培养观念的改变,是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體制机制的先导。

二、面向真实生产环境,实施任务式培养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分析当今国际多个代表性国家的典型产教融合模式能够看到,“能力本位教育”是其遵循的基本教育教学思想,“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是重要的共同点之一。由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产教融合实践,将教育结果直接作用于产业的需求。对于应急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同样需要坚持“能力本位教育思想”,“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一方面,应当对接企业岗位标准,满足特定、高危企业的需求。应急管理专业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定位是要做好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即需要正确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致力于有针对性地结合一些高危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来做好对学生从业能力的建设。主要是需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坚持企业与学生岗位需要的量化能力指标为原则,确保能力培养方向始终朝向职业教育发展。据此,高职高专应急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需明确定位在能够“满足应急管理专业发展需要”层面,将通用能力、专项能力和拓展能力全面整合。学校的教育重点在于通用能力,而专项能力和拓展能力则需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

另一方面,要切实关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人才培养直接关乎着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学校对应急管理业岗位需求进行动态调研和分析,配合岗位所需的实际职业能力落实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降低人才的流失率,并培养高层次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看,安全管理业的发展本身即是一个动态化过程,尤其是应急管理方面。在此背景下,企业对应急管理人员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尤其是企业为了限制成本,必然会要求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有限的人员需要在全程维护企业安全运营的稳定性,其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高职高专应急管理专业学生的产教融合培养之路也就需要始终紧随相关安全管理职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对教学管理模式加以调整。

三、创新评价形式,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评价机制

针对教学模式的创新,现如今已有越来越多职业院校开始建设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本文认为接下来的产教融合方向在短期内依然需要以校企合作作为主要模式,但可以逐步从以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过渡到以产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具体来讲,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时至今日理论和实践成果众多,未来的方向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双方更积极参与到共同教育和管理进程中。而以行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才是推动产教融合最有力地实践举措,也就是需要行业协会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将内部重要企业的骨干成员与核心信息等相关资源“打包”,与学校建立共享,为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创新能够始终紧贴行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同时借“双师型”教学队伍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创设基本条件。

从理论上讲,人才的开发,需要以科学化的职业研究为前提,应急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建设,科学的职业研究也同样能够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打破以往惯于坚持的以学历论人才的观念,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个人能力视为核心要素,基于能力来评价人才的知识和业绩等要素。总而言之,需要将传统时期的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改革,进一步细化职业技能的分类鉴定,依据不同岗位设置与之相对应的能力标准,最大程度确保能力评价的科学性。此方面保障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够为产教融合实践指引出正确的方向,使学校和企业与教育和产业均能够以同一个目标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能力对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文杰.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服务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