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借助数学绘本拓展小学数学课堂

时间:2024-05-11

何施央

摘  要: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合理地选择数学绘本和如何有效开展绘本阅读两个方面阐述小学数学绘本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绘本  核心素养  构建策略

一、如何合理的选择数学绘本

数学绘本在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如何发挥绘本课在帮助小学生们积累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优势,需要每一位一线教育者深入研究和探讨[1]。

1.如何选择好的数学绘本

在选择数学绘本时,教师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构建一些与《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里核心话题对应的数学绘本,并将它用于课堂实践。如有关“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找到的相关数学绘本:

如《数是怎么来的》相对来说是文字比较多的绘本,整本书的脉络还是非常清晰地,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独立阅读,完全可以读懂两层涵义:①“数”产生的缘由和意义;②“数”产生发展的五个阶段。老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阅读指导,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2.如何加工好数学绘本

一节数学绘本课,并不是简单地将选好的数学绘本拿来给孩子们读,而是需要根据教学与学生的需要,进行“二次创作”,甚至可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

数学绘本是以故事为载体展开的关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它不同于教材,教材中的每一句出现的话都具有深刻的教学用意,每一幅主题图都指向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绘本的故事味与数学味之间寻找一个比较好的临界点,既不要完全地删除绘本中关于故事的情节,那样仅仅相当于将教材中的主题图换了一幅而已,又要避免绘本故事完全主导,导致学生一节课下来,仅仅听了一个故事,却完全把握不住学习了什么知识点。

二、如何有效的把握合适的阅读时机

不同的數学绘本在内容的编排上和阅读理解的难度上有很大的差别,教师要安排学生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阅读[2]。

1.在课前阅读,在情境中渗透数学思想

有些绘本,学生要读懂其基本涵义相对容易,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前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深藏在图文内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感悟。一般教学过程可安排如下:

如《数是怎么来的》相对来说是文字比较多的绘本,整本书的脉络还是非常清晰地,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独立阅读,完全可以读懂两层涵义:①“数”产生的缘由和意义;②“数”产生发展的五个阶段。老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阅读指导,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课前初读,完成预学课前学生初读绘本,老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预学题:“你觉得数是怎么来的?根据你以前的认识加上想象,写一写你的想法”。学生基本上是从三个角度来回答的:①为什么要发明“数”?②“数”是谁发明的?③“数”是怎么发展的?像1.3两个问题,学生们直接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第2个问题,老师可以抓住机会进行知识的再拓展,讲一讲数字在世界各地各民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在课中阅读,在辨析中感悟数学思想

一些绘本与教材中的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学生较容易掌握,或者跟教材中内容编排十分接近,教师可用绘本替换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中进行阅读,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一般的教学过程可以如下安排:

在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后,在课后问学生:你觉得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学生的反应是茫然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课堂作业》中的一道题目:五-2班教室的灯亮着,调皮的晶晶连续按7下开关,现在的灯是亮着还是灭了?连续按20下开关呢?再问学生能想到什么,学生便答不上来了。学生对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作用缺乏了解,或者说教材中也从未给予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而教材中却恰恰涉及到了,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点进行教学。

数学绘本课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它能创造出更直观、更形象的情境,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数学思想方法之间架起一座衔接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袁利平,吕桂兰:跟随绘本学数学——年级数学入学课程设想,《今日教育》2014年第9期.

[2]彭丽文:小学数学绘本中数学信息的间接呈现方式,《新课程(上)》,2016第2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