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陈艳荣
摘 要: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累积了前期的基础,此时学生也能够在数学的互动中阐述自己的意见,他们已经有了独立的思维意识,教师应创设轻松的空间,引领学生自由的展开数学的畅想,能够徜徉在数学的视域中,尽情的延展思路获得更加深刻的知识领悟,及时的消弭学生的认知困惑,学生前期不够扎实的部分也在高年级的得到夯实,高年级数学的教育不仅要传递基础的知识信息,更应该强化学生的精神素养,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促进学生的集体进步。
关键词: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策略
引言
高年级学生面对的数学知识更加复杂,数学诸多抽象的信息已经逐一显现,需要学生构建数学的空间思维、逻辑思维,强化对数学的思维联想,基于数学的疑问上展开分辨和互动,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数学的讨论,将问题以简化繁,对数学的理解由浅入深,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课后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促使学生数学素养生成的重要阶段。[1]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时期的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藩篱,构建了新型的素质模式,高年级时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中转期,此时就要帮助学生将前期已经学过但是没有彻底领会的内容,重新的与高年级的问题结合起来,夯实学生认知基础,并为后续的数学深化探索,奠定小学时期的基础,而高年级时期学生已经凸显了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独立的完成任务,面对新鲜的数学知识,他们也不畏难,有积极的探索精神。而部分后进生还徘徊在入门阶段, 教师就应注意课堂上的因材施教,另外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他们认为数学某部分知识就是这样的或者是那样的,缺乏数学的层次化探究能力,他们面对数学的枯燥知识,很快就失去了兴趣,面对有趣的数学问题时,又能够短暂的参与互动饱含热情,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喜好、学习中的习惯,甚至是学生在数学中常见的错误问题整改教学模式,要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关联学生,一切围绕学生展开的理念,數学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教完了什么,而是学生吸收了多少,利用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衡量数学的教学实效性。[2]
二、分层设定学习目标,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知识具有层次化,先通过数学的概念公式导入,逐步的引出题意,摸索类似题型的规律,获得解题的方式,而后反向的进行验证,结合错误的思路进行反思,数学的一系列求取过程中,学生有的能够一气呵成,有的只能迈开第一步,探索思路的过程中颇有些力不从心,教师应让学生建立信心,在不同的学习层次,不同的认知能力下,学生能够树立目标找到学习的方向,并能够积极的利用分层信息展开合作,分层不仅是学生能力的分层,也是知识深浅的分层,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能够创建一个轻松平等的沟通平台,无论是合作还是独立思考,都能够让学生明确数学的重要性,并充满自信的参与学习讨论。例如:教学“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就给出一组算式,让学生合作的讨论其中的规律:3*4=12;12/3=4;12/4=3……乘除法的内容学生已经无比熟悉,此时成绩高低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鼓励他们独立说出类似的一组算式,而后层次化的递增到因数和倍数的问题上,利用ab来分别表述各个数字,利用多样化的形式找出一组数中的因数,循序渐进总结因数和倍数的统计规律,形成深刻的认识。[3]
三、挖掘教材生活化元素,促进教学活动生活化
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关联性较强,数学问题通常都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影射,当学生面对数学的问题难以理解时,将问题迁移到生活中,在实际的空间中,利用生活的场景构建数学疑问,学生就能够顺藤摸瓜的找到数学的化解思路,形成了数学与生活问题互换的习惯后,学生能够代入数学的思维看待生活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已经熟悉的信息学以致用。生活化教学遵循学生发展规律,顺应时代需要,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推进生命教学,开展生命教学?首先,课堂教学应该基于生活,挖掘教材中的栩栩如生的元素,缩小之间的距离的数学课堂和生活,用生活中数学思维和生活教科书中包含的元素相互交流,创建活动情况,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无处不在。
四、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当学生初步掌握轴对称图形概念,并能正确判断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些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两对边不但平行,而且相等,所以说它是轴对称图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平行四边形,并在桌子上折一折、叠一叠,看看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最终明白了平行四边形并不是轴对称图形,这种实践操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当然,在具体操作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仔细研究教学工具,仔细设计操作环节,注意操作的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操作步骤,通过语言描述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内化。[4]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在一线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必须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出发,基于数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学方法改革和不断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的概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高数学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元岭.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20).
[2]连航娥.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2010,(08).
[3]秦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4).
[4]撒方贵.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0,(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