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孙新
摘 要:本文介绍了有效提问教学法的定义,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实施原则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及设计能力。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物理实验能力
一、有效提问教学法的定义
有效提问教学法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定义为“教学过程中通过强化有效问题引领学生开展实验活动,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实现预设教学目标”。
为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和科学素养,要在课堂上尽可能提出有效的问题,避免提出低效或无效问题。低效或无效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1.问题指向回忆性的知识
这类问题基本可以从书中找到明确的答案,内容以回忆为主而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加工,非本文讨论的达到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这一目的角度,故列为低效或无效问题。例如 “什么是连通器?”、“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等。[1]
2.问题为一般领域问题而非专门领域问题
如果解决问题所需专业知识超过了学生的学习范畴,或者问题过于抽象、晦涩,那么是很不利于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加工处理的,学生的理解可能会与问题本身有偏差,导致无法高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
3.填空式的问题
这种问题在大部分教师身上均会或多或少出现。笔者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发现最常犯的错误并不是满堂灌或者师生互动少,而是虽有以学生为主的意识,但课堂提问过于零碎和频繁,有些提问就像像填空题一样,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思维发展空间,完全是不必要且浪费时间的。比如:看到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什么有压强?完全可以改为填空“液体对_侧壁_有压强”。直接陈述已经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为什么还要使用提问呢?这里的提问可以看成是低效的。
二、有效提问教学法的原则
从教学经验和学习心理学角度分析,有效提问应做到以下原则:
1.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应该清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如何进行合理的铺垫和引导,提出开放而又具有可通过实验操作来实施解决的问题,是应该在备课阶段重点思考和设计的。
2.当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特点和学情差异较大时,不一定要按一套教学内容照搬过来,包括提问应该提前按不同形式来预设。比如A班级学生特点是思维活跃,但基本功不扎实,服从能力较差;而B班级学生不喜欢过于表现和表达自己想法,但基本功较为扎实,且听从老师的安排。这时教师可以给A班较为开放,生成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尽情发散思维,讨论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而给B班抛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问题,学生在分析问题以后可以得出较为清晰的实验方案,可以立即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3.问题的提出要由浅入深,最好结合已有知识,让学生将知识储备调动出来,从而体验符合逻辑的自然而然自主解决问题。比如,在新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中《机械效率》一课时,为引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等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结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中“功”的定义引出问题,抛出问题:“使用机械时,机械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这个力还要维持一段时间,这时你们会想到什么?可以测量出哪些物理量?”
三、有效提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以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动能和势能》为例。
针对实验教学部分,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讨论探究实验中对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学生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熟练掌握物理实验方法,培养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最好不要教师或者教材直接给出,而是用问题启发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备课时详案如下: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动能的概念。同学们能不能够通过什么方式测量或者比较出这一物理量的大小大小呢?
生: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和生活中都没有见过直接测量动能大小的仪器,但是可以通过现象和效果來判断大小。比如下冰雹的时候冰球会把汽车顶部砸出深浅不一的坑,坑越深说明该冰球的能量即动能越大。[3]
师:也就是说当我们不能直接测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把要测的物理量转化为其他可测或可比较的物理量,同学们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转化法。接下来请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按照这一思想,设计出你认为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并说出实验原理。
十分钟小组讨论之后,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彼此的方案,只要学生设计的在课堂上可操作并思路正确,在进行简单的优化修正之后可以按照他们的实验方案来进行。实验结束之后,让学生分析刚才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学生想到书上的实验,教师应予以补充,让学生分析利弊并自行选择操作。
2.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为例。
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对于学困生来说显然难度过大,不明所以。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难度稍低的问题:滑动摩擦力只有在物体与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而这个力又不能直接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读数,是否可以利用二力平衡来间接求出这个力的大小呢?因为上节课学生们已经学习过二力平衡的知识,就很容易想到可以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平衡态,进一步想到让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匀速运动,提供物体运动的动力,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同时让学生们体验测量在水平桌面匀速运动的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约是多少,为接下来难度较大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作铺垫,在这个实验模型基础上改变某一实验变量,记录实验数据,这样基本可以设计出完整的实验过程。而针对知识储备比较丰富,善于思考的学优生,可以继续启发他们评价本实验方案的优缺点,针对不足之处可以进行哪些改进,并进行评估。
结语
本文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有效提问扎根课堂,使有效提问成为提高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郭小芬.“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
[2]张宁波.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杜爱慧.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69-7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