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杨安萍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农村初中存在的留守学生现象,结合其实际情况及身心发展特点等方面,综合运用科学教育理论,对班级留守学生管理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管理策略
管理是为了进行更好的教育,教育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难点之一,其已经影响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策,这是一个值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成因
家庭方面,教育意识的不足以及教育方法的不当是两大主要因素。家庭作为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要环境之一,可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周围事物、自身变化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往往有着自己的见解,与此同时也就给他们带来了烦恼,他们需要倾诉和发泄,更需要有人加以健康、正确的引导。留守学生的父母作为家庭中与其最亲近的成員,由于长期不在学生身边,使其又加深了一分孤独感,缺少了一份安全感。绝大多数都是托付于长辈或其他亲戚朋友代管,父母平日也会时常打电话关心询问孩子的相关事宜和一些基本情况,并向临时监护人寄去生活费,来满足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需求,但对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仅这些是不够的,他们更多地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环境过渡,学生的生活知识、道德规范等等都首先是来自于家庭,而留守子女与其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对子女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分离期间,父母也会产生“补偿”心理,总是试图通过物质来对青少年进行补偿,而且很少能够帮助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督促他们对不良行为引以为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化的缺失,使其家庭教育基本处在空白状态。[1]
留守学生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可以说是由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大量的流动,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所产生的。实际调查显示,农村父母外出务工,这其中有生活压力所导致的,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农村家长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这一观念的重要性,而将其误认为是负担。因此,在农村由于教育观念陈旧以及急利主义的打工潮流都为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2]
学校方面,学校是除家庭外的主要社会化环境,是青少年接受正式教育的主环境,农村部分学校仍存在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现象,导致政策的规定不合理,重视应试教育而轻视素质教育,使文化课在总课程中所占比重远超其它课程,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对于留守学生的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缺陷,留守学生的父母多在外工作,导致学校无法和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监管,二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协调。
二、对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策略
1.建立留守学生管理档案
学校应对留守学生进行登记备案,予以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首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住址、家庭状况、父母联系方式、委托监护人等等进行了解,建立留守学生信息库,时刻关注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余下时间里也要经常与其家长和监护人进行联系,对学生在家的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及时地对学生予以帮助;经常性地组织和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充实每个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变化
学校与教师在为学生提供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尤其作为教师更要对班级内的留守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生存安全教育和相关法制教育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知法、守法的技能;还可以在校内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专门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心理课程,由专业教师来帮助和强化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立的性格,多方面共同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指引出一个健康的方向,安定的走过这个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
3.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使他们更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成长中,潜力和能力也能够得到激发和发展,减少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的同时,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抵御更多来自心里和外界的困扰。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举行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的茶话会;发挥学校教育作用,多在学校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实验室等环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建设一个“家庭式”的校园。
4.健康的心理教育和理想教育
心理上的不健康是形成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作为教育方应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发现问题,从平等的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多一些笑容,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漠视和批评,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让他们重新形成对生活的感悟和学习的认识,使其心理上的发展重回正轨。教师也要时刻教导学生,读书学习并不是生活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道锁,而是生活的本身,也是一个人必须所要经历的,人的一生本就是一个无止尽的学习过程,掌握的越多,了解的越多,自己才能够生活的越好。
综上,留守学生问题已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也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它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者应全面分析、系统的研究留守学生问题,不断探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华锦,叶正茂,阮恒.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评论,2015(06):102-105.
[2]翟莉.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34(01):44-4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