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办校小学生课堂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

时间:2024-05-11

林海榕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国家义务教育基础课程之一,学生道德与法治成绩优秀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更决定了学生能不能具备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文章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从科学设计导学案、优化教学过程、善用榜样、利用活动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习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2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31-02

一、引言

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除了需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外,还需要有意识地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工作进行优化,帮助学生在获得知识果实的同时,拾得能够对未来学习起到助益的“工具”。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其发展基础会更牢固。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课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正确的指导。故而,文章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角度出发,对新办校小学生课堂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做出研究,以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新办校小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習惯会伴随人的终身,好的习惯能够帮助人在生活中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以及顺利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新办校小学的学生,不论是身体还是思想都处在快速成长的发育期,学生在此期间会接触到大量的基础性知识。而仅仅具备基础性知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更多的学习困难,并且当这种好的习惯延伸至课堂外时,学生的生活能力也会得到增强,使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提升更加切实有效。一般来说,人的习惯都是从幼时开始形成的,好的习惯对生活来说如同蜜糖,而坏的习惯对生活而言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会打破美好平静的生活。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习惯培养的周期也相对较短。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也会更加稳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并逐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核心素养能力也会得到强化。“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来了,学生才能够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而言也是非常有益处的。而习惯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花时间去耐心雕琢、定型。新办校小学应当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创新能力与课堂优化意识,从细节着手,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引导。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该课程在德育教育上的优势,在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至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

三、新办校小学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行动策略

(一)科学设计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

学校可以为小学生提供获得行为习惯养成与自身修养提升的良好环境,除了有浓厚的氛围外,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小学生因为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自觉性不高的问题。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效更佳,教师可以将课前预习环节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对教材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更积极主动地分享在预习过程中学习到的新知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还可以将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这样在课堂上学习时会更加专注听教师对问题的讲解,避免因为分神而遗漏了对重难点的学习。当学生习惯了课前预习之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得到增强,并且学生的大脑中会初步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久而久之便可以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例如,在“班级生活有规则”的教学中,教师先要明白本课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心中种下规则的种子,让学生对规则形成初步概念,使学生能够遵守学校规则与班级规则。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和同学一起读《小学生守则》”的预习作业,并且让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哪些同学违反了《小学生守则》,做了不文明的举动,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教师布置预习作业,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学生在观察违反《小学生守则》的不文明行为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使自己同样不文明的行为得到纠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遵守规则的实际情况,组织专题讨论会,将班级规则进行细化,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在规则的约束下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不过,有一点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涣散,一些学生在预习过课文内容后,会觉得自己都掌握了而不认真听教师讲课,所以教师需要把教学过程设计得更加有趣,使学生的兴趣点能够被满足,让学生能够保持课前自主预习,课上更加积极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优化教学过程,渗透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当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局限性,不论是学习自控力还是学习自觉意识都是比较低的。所以教师需要借助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力量,通过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鼓励学生在课内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观点。学生年纪越小,就越活泼,表达的欲望也就越发强烈。教师需要把握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间的交流、思考、合作更加频繁,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大家排好队”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材分析,可以找到“公共财物”“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文明修养”四个关键词,再向学生介绍这四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对“在公共场所中应该怎么做”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对在公共场所养成遵守文明规则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争做文明青少年的目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游玩公园的情境,并请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如在购票时应如何排队、遇到有人插队的情况怎么办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对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的重要性有更为清晰具体的认识。在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就自己的感受进行分享与交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形成更好的默契,使学生学会配合,还能够让学生学会倾听。优化教学过程,既能够有效推动教学的进程,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成长更顺利。

(三)善用榜样,培养学生模仿学习的习惯

教师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不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小学生在模仿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他们善于并乐于对所见的人或物进行模仿。而学习的本质就是模仿创造的过程,学习的基础也是从模仿开始积累的。所以教师需要将榜样的作用重视起来,要抓住小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从自身做起,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劳动,为学生做正面的示范,在学校同样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明礼守信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不能只用嘴巴说,而要付诸实际行动,让学生能够自己亲眼看到。学生只有真真实实地見到了,才会知道该如何去模仿,并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例如,在“我与学校”教学中,通过教材分析可以知道,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保护校园内的公共财物,具备社会公德心。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自己维护校园环境的做法外,还可以在课外为学生做好随手捡拾地上的垃圾、不乱踩草坪的示范。当看到教师随手捡垃圾、不走小路踩草坪的时候,学生自然也会跟着教师学习。渐渐地,学生保护校园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教师需要将课内言传与课外身教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学习习惯得到双重提升。

(四) 通过活动引导,培养学生制订计划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计划,目的性不强,那么最后习惯的养成可能无法实现的。在任何事情开始之前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能够使办事的效率更高,避免目标不清晰而多走弯路。学习也是一样,清晰的学习计划能够将学习时间分配得更加合理,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得到减轻。小学生关于制订学习计划的意识是模糊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活动对其进行引导。

例如,在“我们爱清洁”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21天养成计划”,即组织学生以21天为一个周期进行习惯养成,学生自己制订在这21天里需要执行的计划,如自己洗碗、自己叠被子、自己洗衣服等,每天对照计划表检查当日计划的完成情况。一个周期结束后,教师再请学生将自己执行计划的感受与结果进行分享交流。通过组织计划类似的活动,学生能够初步具备自我规划的意识,并且能够在日常活动中践行所学到的思想价值,实现知识内化,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结语

在新办校小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任务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柄利器,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利用,并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至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的思想价值与行为习惯保持一致。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自控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要学会借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让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能够迎合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应对未来漫长的学习之路上的种种麻烦,为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和勇,王晶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85.

[2]崔永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J].当代家庭教育,2019(8):188.

[3]陈玉霞.浅谈德育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87-18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