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黄爱清
摘 要:文章将结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四个版块,对思维导图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对高中生物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的具体策略,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知识点梳理;发散性思维;知识框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1-0081-02
高中生物教师在展开高中生物知识教学时,往往采用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习效率较低。为了有效突破这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高中生物教师应重视更新生物教学理念,将思维导图这一重要的发散性思维工具引入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中包含的点与线等图形形式,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他们建构起完备的生物知识体系,提高他们记忆与学习生物学科的效率。
一、深入研读教材,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为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对高中生物知识点进行梳理,教师应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对象——生物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与分析,把握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找准重点、难点,进而有效地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关键词以及各级分支上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思维导图快速地呈现给学生,达到知识点梳理的目标。
案例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本节课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制作细胞模型,教师可以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内容,深入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在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教师在备课时应对教学难点内容进行思维导图前期梳理工作。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进行反复研读,围绕这一中心词梳理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物膜的知识点,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快地梳理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问题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模块的生物知识,将零散、烦琐的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提升他们学习生物的效率。
(2)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各难点问题进行分散和整合。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在准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节课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将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散,对每个难点问题施行各个击破的原则后,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统一的整合,汇聚于思维导图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一个知识难点的同时,更清晰地厘清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系,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运用问题教学,调动学生参与互动
在应用思维导图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教师须突破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应用一些互动性的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之中,进而锻炼他们的生物思维,发展他们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营造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与热情。
案例2:“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版块一: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讨论,并阻止学生进行汇报,在全班范围内分享,提高学生对“细胞呼吸”这一重点概念的思考程度。
版块二:带着问题进行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导图。
学生以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由教师引导,引出有氧环境下以及无氧环境下酵母菌细胞的不同形态,并通过实验对其释放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分析,意识到细胞呼吸在不同环境下所发生的不同效果,由“细胞呼吸”作为研究内容的伊始,向更多方面拓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基础的细胞呼吸思维导图。
版块三:明确ATP的主要来源,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
教师应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整理的同时,还要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导图雏形进行整理,更加明确ATP的主要来源,通过及时有效的课堂内容总结以及活泼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形成关于细胞呼吸的完善思维导图,同时增进学生对思维导图这一发散性思维工具的了解程度,有效地改善知识点的梳理效果。
三、展开方法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绘制
应用思维导图对高中生物知识点进行梳理时,除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完成相应绘制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外展开思维导图的应用实践,从而有效地对他们的生物思维进行培养,同时提高他们梳理知识点的能力。
案例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意识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问题一直是高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学生在这一课时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思维混乱的现象。为此,教师在相关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思维导图对知识学习所产生的作用,进而自觉地培养自身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梳理的能力。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普遍地使用思维导图
一方面,教师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堂上进行思维导图绘制,促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价值;同时初步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包括中心词和关键词确定、色彩使用等。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后应根据课堂上所掌握的思維导图绘制方法,自主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盘;然后将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与教师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发现自己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忆和理解,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
(三)通过建立生物学习小组方式实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的整体梳理
教师应建立生物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对章节与跨章节思维导图绘制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生物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习惯
教师还应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开展思维导图应用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应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的良好习惯。
案例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大胆绘制思维导图
在学生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进行前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绘制思维导图,将自己对这一课程的相关理念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应用习惯。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思维导图绘制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在完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后,开展思维导图绘制比赛,引导学生自主对本章节的知识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再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集中起来进行点评,评出优秀作品;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推动他们在日后的生物学习中主动应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
(三)通过教师的专业点评来提高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
教师应对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对知识进行总结与升华。本节内容应以DNA为思维导图中的核心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延展,让学生在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中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认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的思维脉络。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其所使用的思维导图进行指导、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节课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江艳萍.浅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梳理高中生物知识点[J].中外交流,2019(13):162.
[2]杨筱岗.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明日,2019(22):6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