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整本书阅读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提升浅探

时间:2024-05-11

江雯

摘 要:“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已被列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可見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也被列为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的十八个任务群之一。文章以《边城》赏度为例,通过设置情境、细读文本、交流写作等活动探究优秀文本的内涵,培养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思维与习惯,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审美鉴赏;创造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3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3-0045-02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的人物都有一种“尊崇古礼”的美德,人物之间的交往、人物的情感充满着田园牧歌情调。其故事情节缠绵悱恻,真实的刻画与描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读来给人以健康幽远的美的享受。其自然环境古朴、静谧、恬适,浓郁的湘西民俗风情令人赏心悦目,有一种怡然自得的和谐之美。本文以《边城》阅读指导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边城》,感受《边城》的美学意蕴,从而养成整体性阅读的思维和习惯,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一、设置情境感受美

依据高中生好奇心、求知欲和思维力的特点,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一种生动、逼真、动情的情境,帮助学生突破已有的知识体验,走进文本。学生通过跟文本、作者、人物不断“对话”,深挖文本内涵,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得到情感上的收获;同时引发审美感知,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素养。设置情境的方法很多,比如:

音乐渲染情境。用适合的文本内容与音乐设置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边城》导读课时,既可以播放富有地方特色的湘西民乐,也可以播放电影《边城》的配乐,使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产生对湘西文化的好奇心,“未入其文,先动其情”,进而产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表演体会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情节内容或分角色朗读文本片段有助于学生感知文本、体会文本中的角色语言与心理。《边城》一书中适合表演的情节很多,如朗读十三节、十四节翠翠和爷爷的对话,能让原本“躺”在文本中的人物“活”过来。表演过程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增加对文本角色的代入感,使学生深刻感知文本中的语言及人物美。

跨媒介感悟情境。我们的生活中环绕着网络、数码、移动通信平台。以身边普及度极高的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其阅读文本中不仅有文字、图像,还可以链接音频、视频,读者遨游其中,乐此不疲。如果能借用多种媒介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文本,就能帮助学生在生动的阅读中轻松理解文本,感受文本之美。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和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边城》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展示依据《边城》拍摄的影视剧,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有关《边城》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文本之美。

二、细读文本体验美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小说在情感渲染和情节推进中展示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因此小说相较于其他文体来说,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方面更具独特的优势。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无法进行系统的美学教育,学生置身于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小说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恐怕还不如漫画、影视剧。但是通过细读小说文本,学生感受到的审美愉悦、获得的审美趣味,却是漫画、影视剧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较为现实的途径。

(一)细读语言,体验匠心之美

阅读文本,应该对文本的细节进行细致品味和鉴赏。王先霈说过:“文本细读的第一步是识字断句,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句子地往前看过去;如果是听别人诵读,也是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地听过去。”可见细读语言尤为必要。细读语言要抓住以小见大的关键字词,如《边城》篇首用不足百字就交代了小说中的人物及其生活的环境,那些数量词传达出来的境界,令人赞叹。

(二)细读技巧,感受叙事之美

中国传统小说注重叙事的方式和结构。到了现代,这种传统被寄以更多的才思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特征。《边城》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既“用心”又随性洒脱,在叙事时间上,打破时间序列,呈现出多重性;在叙事空间上,展现了桃源梦境式的“湘西乡村世界”;在叙事视角上,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有机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互映照、冷静客观的叙事方式、曲折生动的情节等使《边城》之美既体现在自然之美、人性之美上,也体现在叙事之美上。

(三)细读要素,感受文体之美

诗化小说是现代出现的一种追求诗的意境美和意象美的小说。诗化小说中的小说要素和文体特点依旧分明,但诗化小说更重视创造意境,将人物形象虚化、将故事情节淡化,融入具有美感的意境。细读诗化小说,能在诗化的要素中感受文体之美。在《边城》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书写边城的自然风光,描绘边城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风俗,展现了边城淳朴的人际关系。自然风景、民俗风情与人情世态相互交融,在书写人性美的同时,营造了一种古朴、恬适、自然、和谐的意境。

三、交流写作创造美

交流与写作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美的要素,增强自身的审美体验,不断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网络空间、读书论坛交流感想,可以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展现对人物的理解与诠释。写作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写故事推介,可以写人物点评,可以写技巧赏析。初读《边城》后,学生通过网络空间进行交流,通过思考后又提出自己的疑问,自己寻找答案或互相帮助探究答案,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细读《边城》后,学生抓住自己关注的某一点赏析,如人物、景物、情节、技巧等,赏析不求全面,只要有自己的收获即可。学生把赏析成果写成文字,通过读书论坛发表,既激发了自身的审美情趣,又提高了写作能力。当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朗读或表演进行展示。所有的活动都应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美,将想象落实于笔尖,将美内化。

无论是哪一种文本体裁的审美价值,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十分重要。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整体性阅读的思维和习惯,也能帮助学生发现语言文字之美、文本价值之美、结构体例之美,提升其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灵活处理文本内容,将对文本的解读适当“让位”于学生,发挥“个性解读”的功能,实现进一步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艳艳.文本细读与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的建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鄢冬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