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新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内容与方法

时间:2024-04-24

刘伟 翁俊芳

〔摘要〕基于3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反馈的调研材料,研究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我国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内容应涉及政治忠诚、政治信仰、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六个维度,现有考察方法主要包括经常性考察、原则性考察、系统性考察和联动性考察。受访者还认为,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依然存在考察形式单一、考察方法缺乏创新、考察标准不具体、考察过程不规范、考察时间不持续、考察机制不健全、考察制度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丰富与创新考察方法、建立清晰量化的考察指标体系、拓展并深化考察的范围与内容、综合研判考察结果并有效运用、完善分工协作与高效联动的考察机制等多个方面优化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

〔关键词〕高校领导;政治素质;干部考察;政治标准;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0)03-0090-1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同志明确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1〕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背景下,政治素质考察与政治把关,是党对领导干部培养与考核的重点内容。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政治方向引领高校的办学方向,高校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学校领导干部是我国办学治校的核心力量,只有高校领导干部具有正确的政治站位,才能确保高校办学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遵循正确的发展路线。因此,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需要在选人用人时重点考察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内隐性和可变性的内在品质,考察者难以快速、准确地对其进行识别与评价。高校领导干部考察中如何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如何更加准确地考察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成为新时代干部考察的重点与难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对教育部直属高校领导干部的主题调研,通过对访谈材料与实证数据的整理归纳与统计分析,探索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机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改善与增强我国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的思路与启发。

二、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意义

高校是知识的殿堂,是学术科研的重镇,是现代国家培养精英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决定民族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自诞生以来,就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与政治使命。“对高等教育在政治上的合法地位不必大惊小怪,所有伟大的教育哲学家都把教育作为政治的分支来看待,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都是如此。”〔2〕中国高校的政治使命,已提升到民族发展与未来的高度,在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价值确立、科研水平提高、社会文化构建与反思等层面上作出贡献。〔3〕正是高校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政治色彩与政治使命,使得我们更加重视高校领导干部的考察与选任,尤为重视对其政治素质方面的考察。

(一)政治素质的定义与内涵

“政治素质”这一概念是在“干部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相关概念中演变产生,它在不同制度背景的国家、不同领导人执政期、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有着不同的内容与要求。政治素质由于其自身的发展特性,概念涵盖面广、涉及面宽、包容量大。〔4〕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诸多文件对“政治素质”进行了界定和阐释,政治素质的内容和结构也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5〕这里所探讨的政治素质特指干部处理其与组织及其领导者之间关系所持有的基本立场、观点、态度与行为特征的总和,是干部素质体系中那些能够用于履行政治责任、完成政治使命与促进政治成长的关键素质。〔6〕良好的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与为官之基,是领导干部从政履职所需素质的核心。

(二)高校领导干部的独特属性

***同志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7〕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直属高校的领导人员肩负着科教兴国的使命。在确立社会主义办学的正确方向后,高校领导干部成为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少数与决定因素,高校领导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努力践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领导干部发挥着策划指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引导的重要作用,承担着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掌握学校思想政治和意識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保证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高校领导人员所具备的独特属性、所承担的重要使命,使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方向、政策落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政治素质考察的时代性与必要性

目前,学术界关于高校领导政治素质的相关研究不多,通过中国知网系统在主题栏中同时输入“高校领导”与“政治素质”两个关键词,能够获得的相关文献只有47篇。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知(见图1、图2),相关主题文献在近20年内每年发表平均值在2篇左右,主题分布主要集中于早期的“思想政治素质”研究。学术界针对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相关研究虽然数量较少,但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延续性,政治素质考察在现实实践与学术研究中依然具有时代性和必要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干部考核中的必要环节。萧鸣政等人通过研究梳理新中国以来的中央文件与相关文献,回顾我国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评价方法的历史沿革,从理论归纳与实践特点等层面系统分析和概括相关评价方法的基本模式与优缺点,由此提出完善干部政治素质评价工作的相关建议。〔8〕姚建宗认为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都必须紧紧抓住各级党政机构的“一把手”,这些“关键少数”的政治素质极大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生态的修复与重建。〔9〕骆军认为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建设有助于协调精英的自我意识与群众的首创精神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个体权威提升管理效率,避免领导干部由于个体权威衍生出脱离师生的精英主义。〔10〕金永兴等人认为在依法治国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总体背景下,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应当对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提出明确要求和导向,并更多地借助制度约束以规范教师言行。〔11〕

(四)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领导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要办好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高校领导干部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对直属高校领导干部进行政治素质考察是确保我国高校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保证。当前对于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愈发严格,考察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各种现实问题亟待完善。结合我国高校领导干部的特殊性、政治素质考察的时代性与必要性,能够加深我们对于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实践运用与学术研究发展情况的理解。目前学术界主要集中于领导干部这一大的群体进行政治素质考察的相关研究,大部分研究主题较为宽泛,为此,我们将研究群体的范围聚焦于高校领导干部,把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内容、方法与优化路径视为研究的核心。

三、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实证研究

为深入研究各直属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内容与方法,课题组围绕主题设计了访谈提纲、测评量表和负面清单。在教育部人事司的帮助下,课题组将访谈提纲发放至直属高校,并以调研函的形式商请全国各地的直属高校协助开展调研访谈。访谈的问题以课题组提供的访谈提纲为主。各高校组织部门协助开展访谈,并提供相关访谈材料与总结报告,被访谈者包括主要领导、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组织部长、“双肩挑”干部代表、学者代表等。课题组将各直属高校反馈的访谈材料与总结报告作为研究的基本材料,进行分析、提炼、归纳和总结。

(一)访谈提纲设计与反馈资料回收

围绕研究主题,课题组设计的访谈提纲涵盖六大问题:(1)直属高校领导人员需要具备的政治素质;(2)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的具体途径与工作机制;(3)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延伸至个人社交圈与朋友圈的方式;(4)目前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存在的主要问题;(5)个人对于加强和改进直属高校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6)学校在进行政治素质考察与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时的好做法或好举措。访谈提纲的六大问题涉及了政治素质考察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倾向、主要途径与工作机制、形式上与实质上的差距、主要问题与有效建议,意在通过访谈了解各所高校不同层面的领导干部对政治素质考察的基本认识与建议。

课题组于2019年6月初向75所直属高校发送调研函并附访谈提纲,截至2019年8月27日,一共获得36所高校的反馈材料,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36所高校一共收回94份访谈材料与18份总结报告。课题组对112份原始反馈材料根据反馈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码,每份材料都有一个独特的编码,如“001-01”代表第一所学校的第一份访谈材料,“001-01-1”代表第一所学校第一份访谈材料中第一道问题的回答。基于编码后的反馈材料,课题组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与文本整理。

(二)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基本内容

要做好政治把关与政治素质考察工作,考核人与被考核人就必须了解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为此,我们抽取访谈材料中关于第一道题目(直属高校领导人员需具备哪些政治素质,应该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其中哪一项是您认为最重要的?)的所有回答,了解直属高校领导对“政治素质基本内容”的理解情况。在第一道题的所有回答中,我们抽取频繁出现的9个关键词(见表1)进行计数统计,由于受访者在回答此道题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地区分如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政治信念等相近词汇,因此在统计过程中根据受访者具体回答的内容进行最相近意思上的关键词分类与统计。

根据数据统计可知,在94份访谈材料中,只有2份访谈材料没有涉及到关于此题的回答,缺失占比为2.13%(见表2),其余92份访谈材料均涉及政治素质基本内容的回答。我们选取九个关键词的有效计数及有效占比绘制条形统计图(见图3),以便于直观地比较出有效占比最高的关键词。

根据图3,我们发现访谈材料中受访者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为“政治能力”,有52份访谈材料显示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应该包含政治能力,有效占比为55.32%。关键词“政治担当”和“政治忠诚”的有效占比紧随其后,分别为54.26%和43.62%。大部分受访者都在阐述政治素质基本内容时涉及到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政治立场”“政治定力”“政治站位”“政治自律”等关键词,他们对于政治素质的基本理解都普遍地结合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干部选拔的最新政治标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阐述。关于受访者对政治素質最重要项的选择,其中有40位受访者(有效占比42.55%)认为“政治忠诚”是政治素质最重要的一项,有12位受访者(有效占比12.77%)认为“政治信仰”是政治素质最重要的一项,“政治忠诚”和“政治信仰”是大部分有效受访者认为政治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两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关于干部素质的重要论述为明确直属高校领导人员应具备的政治素质提供了基本遵循,主要体现在“两家”“三度”“四铁”“五好”等多个方面。根据访谈材料的具体内容与统计数据,可以将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划分为六个维度来理解,主要包括政治忠诚、政治信仰、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绝对的政治忠诚是高校领导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政治素质,强大的政治定力是高校领导排除干扰诱惑的基本素质,敢于政治担当是高校领导面对困难压力的重要品质,良好的政治能力是高校领导贯彻上级部署的关键本领,严格的政治自律是高校领导保持清正廉洁的自我要求。

(三)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基本方法

伴随着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需求的与日俱增,政治素质考察的基本途径也日趋丰富。为更加全面地了解与分析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的基本方法,我们选取访谈提纲中关于第二道题目(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可以有哪些途径?教育部、地方主管部门、学校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应分别承担什么职责,形成怎样的工作机制?)的所有回答,对关于此题的所有访谈材料进行整理与归纳,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6个关键词(见表3)进行计数统计。由于受访者在回答此道题的过程中,会阐述关于政治素质考察的不同维度、不同方式和不同细节,为了简化统计,我们主要根据受访者所提及的考察方法选择表达意思最为相近的关键词进行统计。

根据问题二所有访谈回答的关键词计数统计(见表4),94份访谈材料中有6份访谈材料没有涉及到关于此题的回答,缺失占比为6.38%,其余88份访谈材料都涉及到关于此题的回答。为更加清晰地比较不同关键词的频率分布,我们选取表4中关键词的有效计数与有效占比绘制条形统计图(见图4)。

根据图4,我们可以发现88份有效访谈材料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及到民意调查、访谈座谈、巡视监督、个人汇报、查阅档案、测评测试等基本考察方法,其中“民意调查”这一考察方法提及程度最高,有62份访谈材料涉及到这一关键词,有效占比高达65.96%。其次,有53份访谈材料涉及到“巡视监督”,有效占比为56.38%。

从相关访谈材料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的基本方法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1.经常性考察

经常性考察主要针对直属高校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和平时表现进行观察和考核,随时掌握干部的动态情况和新变化。根据高校领导干部的岗位和类型,在常态化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突出政治素质考察的标准和要求。具体考核工作中,通常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实地走访、查阅干部档案和工作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进行,同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到其原任职地方或单位采取个别访谈、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延伸考察。考察中,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听其言、观其行、查其表、析其里”的方式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考察组一方面会以“个人汇报”的形式要求本人围绕政治素质考察的主要内容提供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列举政治实践的具体案例,说明本人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考察组通过日常了解、深入相关师生群体访谈、调取办学实绩成果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作出较为客观合理的判断。

2.原则性考察

原则性考察是指直属高校领导政治素质考察的全过程坚持“凡提四必”,强化高校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的政治把关,防止“带病提拔”。对于直属高校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人选,要做到干部相关档案“凡提必审”,注重查阅干部的人事档案,了解干部个人的工作发展史、個人成长轨迹及有无不良处分记录。对于直属高校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严格核查相关资料的有效真实性,决不允许故意放大被考察干部的成绩,也不允许刻意隐瞒被考察干部所存在的问题,但凡被考察者自己提供虚假情况和虚假材料,都要严肃处理。对于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凡提必听”,尤其是高校领导干部的干净度考察,主要由学校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等完成,教育部和地方主管部门可以就收到的干部信访和掌握的其他情况给出意见。对于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对有关线索和问题认真开展会诊辨析、筛查甄别,对群众反映的重要情况进行具体核查,深入把握、准确定性,不放过有问题的干部,也不耽误没有问题的干部。

3.系统性考察

政治素质考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包含政治素质考核指标的系统性,也包括考核机制的系统性。主要是把专题调研与日常考察、人选情况与班子情况、临时抽查与巡察监督、信访审计与年度考核、参加培训与集中教育等情况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结合起来,做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考察工作。系统性考察往往通过“由上至下”与“由下至上”两个视角开展,“由上至下”的考察主要体现在领导人员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党中央下发的文件是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实现载体,也是对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抓手。考察重点在于领导干部对上级文件的执行程度以及实际效果,特别是何时落实、如何落实文件中规定的一些约束性指标。①“由下至上”的考察主要是通过群众了解高校领导在落实决策部署时是否存在空转现象,深入到师生员工身边,听取师生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真实看法,了解被考察人是求真务实、做实事还是满足于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拍脑袋做决策。

4.联动性考察

联动性考察是指组织系统内部各层级间以及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部门的联动,通过注意听取高校领导干部人选所在党组织对其政治表现、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工作作风等情况的评价意见,深入挖掘分析政治方面的具体事例,精准评价干部的政治素质。②联动性考察往往通过典型事例分析的方式,对领导干部进行政治素质考察,例如教育部相关部门、地方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三方协商,或者校内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等会商,确定一个单位近一段时间内,围绕某一主题中心任务的完成情况、发生的“亮点”事件、突发事件,针对这些事情进行深入访谈与调查,考察了解有关领导干部在相关工作中的具体政治表现。③教育部在直属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过程中统筹考虑,做到有部署、有分析、有检查、有成效,通过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学校内部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教育部和地方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建立起紧密联系、渠道畅通的密切协作工作机制。

(四)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延伸考察的方式

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延伸至个人生活圈、朋友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影响考察工作质量的主、客观因素很多,主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的总体要求,从领导干部的生活与社交这一侧面,重点考察直属高校领导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廉洁自律等情况,并将工作圈同生活圈、社交圈的表现、言论进行对照。为具体了解直属高校将政治素质考察延伸至个人生活圈、朋友圈的具体方式方法,我们整理归纳访谈材料中关于第三道题目(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应如何延伸至个人生活圈、社交圈?如个人的家庭情况、朋友圈等应如何全面考察?)的所有相关回答,并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8个关键词(见表5)进行计数统计。在计数的过程中,我们按照访谈回答的具体内容选择意思最为接近的关键词进行分类统计。

根据问题三所有访谈回答的关键词计数统计(见表6),可发现94份访谈材料中有7份访谈材料没有提供关于此题的回答,缺失占比达7.45%,其余87份访谈材料都提供了关于此题的回答。为了便于观察不同关键词的频率分布,我们选取这8个关键词的有效计数和有效占比绘制条形统计图(见图5)。

根据图5可知,问题三的有效访谈材料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群众考察、建立信息账户、进行数据挖掘、信访监督、个人事项报告(包含家属亲人)、“八小时之外”的日常考察、随机调查、任上回访等延伸考察方式,其中“日常考察(八小时之外)”的出现频率最高,其中有56份访谈材料提及到“日常考察”,有效占比达59.57%。出现频率次高的关键词为“个人事项报告”,有效占比为35.11%。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延伸至个人生活圈、朋友圈的方式丰富多样,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1.调查群众搜集民意,考察干部为人作风

调查群众主要考察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是否作风正派,是否人前人后表里如一,是否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一是阅档调查,通过查阅干部的档案资料、户籍资料,获取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和主要的社会关系,作为确定领导干部家庭圈子、亲戚圈子的基础资料。二是访谈调查,根据已掌握的基础资料,到领导干部居住的社区、工作过的单位或院校进行走访调查,了解群众口中的领导干部为人。三是问卷调查,向领导干部本人及亲友发放相关问卷,作为综合研判的依据资料。四是民主测评,考察组以座谈会、个别谈话、填写意见表等方式,到考察对象所在工作单位、社区了解考察对象在生活圈与社交圈中的表现。五是征询相关部门的有关意见,主要调取考察对象的“负面清单”,并与群众调查结果相比对,全面考察领导干部为人处世的真实作风。

2.突出日常考察,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外”表现

由于领导人员的生活轨迹和社会交往是动态的,因此对其生活圈、社交圈的确定与考察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及时把握领导干部的日常表现。在对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进行考察时,既要考察了解其“八小时之内”的工作情况,也要了解“八小时之外”的生活情况,以便更准确全面地掌握了解干部全部真实情况。考察了解范围包括个人诚信记录、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的情况、本人及直系亲属在社会治安方面的表现情况、是否存在违反社会功德的不良情况等。在具体考察工作中,一是可通过联系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实地明察暗访,与干部本人接触较多人员进行深入谈话了解;二是把考察对象过去工作过特别是近二、三年工作过的单位,纳入考察视野;三是有针对性地到考察对象的居住区,家属的工作单位及休闲娱乐场所了解情况;四是拓宽民意反馈的途径及方式,使考察对象一举一动都在群众视野之内,时刻接受各方面的监督。①

3.落实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干部家属沟通机制

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也不断加强和改进,2017年4月中央修订出台《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直属高校领导干部必须落实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如实报告个人及家属的有关事项。一是个人自查,实行领导干部全面述职制度,述職报告中增加“两圈”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时间以外的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婚丧嫁娶、家庭经济状况、住房用车以及家属是否长居国外等重要情况逐一做出详细说明。二是建立家属干部沟通机制,形成干部家属联谊制度、联建制度,一方面让家属群众通过干部工作开放日,了解干部工作情况,另一方面保证上级领导或相关考察组能够有机会与干部家属形成联系,通过谈话谈心等方式了解高校领导干部的个人生活表现。对于出现生活作风不良问题的干部,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出现心理压力过大的干部要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培训。

4.开展不定期走访调研,动态化考察日常表现

直属高校领导人员的政治素质考察在延伸至“两圈”的过程中,不能停留于“一时”的考察,要组织动员考察组进行不定期走访,动态化、立体式、全方位地考察领导干部的日常表现。一是以调研、走访高校领导干部所在基层单位党委和所在支部的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周围同事的形式进行考察;二是调研、走访领导干部所在教学、科研团队或职能部门上级、同事、下级及相关学生。三是不定期走访领导干部家庭及所在社区,走访的范围包括被考察干部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被考察干部所在社区党组织;干部的配偶、子女所在单位及家庭等。四是不定期进行社会调查,建立业余考察员制度,聘请一些政治素质高、热情高与群众关系密切、熟悉领导干部情况的同志担任业余考察员,通过他们帮助干部主管部门了解领导干部工作时间以外的有关情况,以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四、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现实局限

由于政治素质具有复杂性、内隐性和可变性等诸多特征,导致政治素质考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存在标准不易界定、考评难统一、指标难量化、范围难衡量、时间难控制等现实问题。政治素质考察对于领导干部的任选起到一票否决的关键性作用,组织对领导干部的考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宽容度,容易导致政治素质考察结果的趋同性、趋中性和模糊性,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并非像想象中的严格与严谨,依然存在许多亟待改善与提升的空间。为了解直属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提取访谈材料中关于第四道题目(您认为目前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的形式、方法等存在哪些主要不足?有哪些需要重点强化的方面?)的所有回答,在众多详细又具体的回答中提取8个较为频繁涉及的关键词(见表7),并对这些关键词进行计数统计。对于受访者的具体回答,我们根据一定的内容化简后,选择意思最为相近的关键词进行统计。

根据关键词的计数统计(见表8)可知,94份访谈材料中有11份访谈材料没有涉及关于此题的回答,其余83份都涉及了关于此题的回答。为了便于分析比较8个关键词的频率分布,我们选取8个关键词的有效计数及有效占比绘制条形图(见图6)。

根据图6可知,83份有效访谈材料都不同程度地提及了8个关键词,即政治素质考察的八个主要现实问题,主要包括考察形式单一、欠缺标准化考察、谈话对象结构不合理、考察对象不敢说真话、考察时间较短、忽视八小时之外情况、与个人业务结合不够、负面情况考察不足等。其中“欠缺标准化考察”是受访者谈及最多的关键词,有效占比为40.43%。出现频率次高的关键词是“考察形式单一”,有效占比为32.98%。根据访谈材料涉及的关键词计数统计与总结报告的分析,我们将政治素质考察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考察形式单一,考察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的政治素质考察形式和方法较为僵化,考察形式主要以查阅档案、谈话测评、访谈座谈为主,传统的考察方法难以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在直属高校中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导致考察结果缺乏有效性。一是一对一谈话和上级对下级的考察形式易于陷入“伯乐相马”桎梏,容易产生潜在的人身依附关系,谈话考察的结果也受主观评价的较大影响。二是民主评议也易流于形式,许多参与考评的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使参与也存在不敢说真话的问题。由于考察过程与结果的不透明,许多参评者感受不到自己对考察过程的影响力,导致参与者就没有积极性在谈话或评议的过程中说真话。①三是容易形成拉票、打招呼等不良风气,无形中滋长团团伙伙和圈子文化②,导致考察组难以掌握被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校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四是群众的参与度不足,考察谈话选取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中处级干部,基层单位党员、资深教授、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参与较少。五是缺乏政治心理测评,政治素质的内隐性可以通过政治心理部分呈现,政治心理是否健康、正派也是政治素质考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政治素质考察标准不具体,考察过程不够规范

尽管我国领导干部评价与考核机制已经历了数次演变,但是对于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标准,一直没有独立与专门的方法和标准,基本是嵌入在干部“德”的评价或者领导干部工作的全面评价中。〔12〕政治素质考察标准是进行考察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前提,缺乏科学的考察标准与考察指标,都间接导致政治素质考察方法难以对应创新、考察过程过于笼统、考察评价千篇一律。一是不同地区的不同高校在政治素质考察标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高校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也存在不同的重视程度。因此,不同高校进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时间进度、方法有效性、结果真实性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并且在全国层面没有统一的考察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二是考察缺乏系统的量化指标,大部分政治素质考察都是以谈话、观察、评议的方式进行,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考察的过程中形成大量具有个人主观看法与评价的叠加,导致考察结果缺乏可比性。三是缺乏反向的“负面清单”,单向度的正向考核往往在对领导干部“画像”时并不精确,“画像”勾勒的只是大致轮廓,“负面清单”才能帮助考察组对考察对象进行生动“描绘”。

(三)政治素质考察时间不持续,考察范围有限且不深入

政治素质考察的时间、深度、广度都会影响考察的最终结果,根据全国直属高校的反馈材料来看,政治素质考察在实践中存在考察时间较短、考察范围较小、考察深度较浅等实际问题。一是考察范围相对狭小,大部分政治素质考察集中于工作单位和八小时以内的表现,容易忽视了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二是对干部的考察视野存在局限性,考察局限于工作单位内部,对业余活动及家庭情况调查了解得不够,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了解和掌握得不够。〔13〕三是考察的时空性局限,干部考察一般都是在职位出现空缺或领导班子换届时进行,且大都限定在考察对象的工作圈,由于考察时间短,考察面窄,往往导致考不准、察不实。四是忽视任后回访,高校在进行政治素质考察时往往都在任用前进行,任用中期考核与重大事件的考核通常都不受重视,需要重点强化考察的动态性、全面性与历史性,要用历史发展的动态眼光去审视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成长与变化。

(四)政治素质考察机制不健全,考察部门互动不紧密

直属高校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机制主要由教育部组织实施,教育部主要负责研究制定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落实的制度文件,地方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学校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如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根据职责权限分工,分别承担干部人选、师资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具体工作的细化职责。①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干部的发现机制和交流机制不健全,往往只注重推荐选拔、不注重培养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埋没人才,未能给好干部脱颖而出的机会。二是后备干部的培养和考察机制欠缺,一些落选的后备干部依然具有发展潜力,但往往在一轮考核落选之后,就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导致人才流失。②三是各级相关部门互动不够紧密,大部分交流互动方式主要以书面材料进行传递,缺少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参与的民主评议会、考察主题座谈会,政治素质考察的各级部门和相关人员还未形成上下联通、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

(五)政治素质考察制度待完善,考察結果运用不充分

政治素质考察在实际操作中已形成常态化的考核机制,但针对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法规条例还未跟上考察机制的运作,制度建设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是大部分高校没有系统的考评机制和相关的制度建立。政治素质考察内容模糊、标准模糊、考察时间也并不固定,主要依靠任务式考察。大部分考察主要是落实上级的决策要求,往往容易忽略领导干部平时出现的问题,许多高校还未建立政治表现日常登记制度。二是缺乏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清单,不同领导干部的权责界限不明晰,容易导致领导干部在使用政治权力、落实政治任务过程中相互推诿,影响高校管理与教学发展质量。高校普遍缺乏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清单,在考核的过程中没有责任清单作为依据,由此导致政治素质考察过程的模糊性与形式化。三是政治素质考察结果运用不够充分。由于缺乏政治素质考察相关制度的有效指导与要求,不同高校对于政治素质考察的过程和结果存在保密性,容易导致“考”“用”结合不够到位,日常考察优秀的干部也缺少提拔机会或者激励办法,考察结果不合格的干部也很少受到公开处罚或者批评教育,考察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受到影响。

五、结论与讨论: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优化路径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14〕教育部直属高校肩负着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政治使命,有着独特的政治属性。通过关于直属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实证研究,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基本情况,并且总结出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普遍性问题。高校要把政治素质考察放在人才考评的首位并且优化当前的考察机制,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高校要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以提高干部政治素质。要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现代教育科技发展相结合,紧扣国际、国内教育科技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教育办学密切结合,确保高校彰显社会主义办学特色。其次,丰富与创新政治素质考察的多种途径,建立清晰量化的政治素质考察指标体系。不仅要扭转传统陈旧的考察思维,更要吸收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与特点,为传统的考察方法注入新思维、新元素和新技术。将考察触角拓展到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家属圈,借助抽查调研、民意调查、巡视监督、审计审查、谈心谈话等多种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地观察了解领导干部的政治表现。再次,拓展并深化政治素质的考察范围与内容,综合研判政治素质考察结果并有效运用。对于作风正派、成绩突出、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要给予鼓励、提供提拔机会;对于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对于有一般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督促整改。最后,要完善分工协作与高效联动的政治素质考察机制。对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考察是一项长时段的系统性工程,不是短暂性、临时性的简单任务,而是需要多个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紧密互动的大工程。***同志主张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综合考量一贯行为表现和最终实效成果〔15〕,既要在“大事”上看政治素质,也要在日常工作的“小节”中考察政治素质。综合来看,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是一项具有广泛时代意义、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需要长时间、广范围地通过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参与。当前我国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仍有提升空间,全国各所高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7-10-18.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5.

〔3〕包翠秋.当代中国高校的政治使命〔J〕.教育评论,2013,(4).

〔4〕颜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考察的方法〔J〕.探索,1996,(5).

〔5〕萧鸣政,林禾,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评价标准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3).

〔6〕萧鸣政.新时代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及其考评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7〕***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8-09-10.

〔8〕〔12〕〔13〕萧鸣政,林禾,肖志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政干部政治素质评价方法探析〔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3).

〔9〕姚建宗.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修复、重建与养护——一个法学视角的观察与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

〔10〕駱军.新时代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

〔11〕金永兴,董金明,张峰.高校教师政治素质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9).

〔14〕***.***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8-09-10.

〔15〕***.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225/c391839-26275815.html?from=timeline.

【责任编辑:朱凤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