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王慧
摘 要:要提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的能力得到综合提升,真正实现从认知到情感、意志、行为的转化,文章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让生活资源成为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发动机,把德育课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建立“激励”“监督”双机制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告别不良习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德育课程;实效性;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2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0-0021-01
陶行知说:“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活,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都指出,教育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我们的教学活动“生活化”呢?笔者认为需构建“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的教学模式。“从生活中来”,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场景、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切入,使课堂尽量成为学生感悟、体会、反思、提升的场所。接下来是“到生活中去”,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以及体悟到的道德观念运用于生活实际,为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去参观校园的花圃、操场、食堂、宿舍、橱窗、展板、校训以及各个功能室等。通过参观,一年级学生可感受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通过参观,学生们对学校各个地方也有了直观的认识,知道如果受了伤可以去医务室找那里的教师,如何去食堂吃饭,午饭后怎么去寝室休息,等等。
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将其习得的知识与道德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单单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学生提高了认识,生活中还要用实践来检验。一方面要靠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激励”“监督”双机制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1)完善激励机制,让学生的付出与努力得到肯定与满足。有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比如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习惯养成。笔者所任教的班级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弯腰行动”开展了班级“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为了给自己、给班集体争得荣誉,学生们争相努力,乱丢垃圾、破坏花木的现象明显减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评比,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班级环境、校园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如果单凭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完善激励机制,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动起来,除了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行动的热情,还要以监督机制让学生克服懈怠,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比如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明确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但在生活中能做到节约用水的学生却少之又少,这就需要监督。在学校,我们选出一些“节约用水监督员”,随时指出一些学生的不良用水习惯。经过一段時间后,无人时水龙头哗哗流水的现象没有了,即使使用时,学生们也都自觉根据需要尽量控制水流量,自觉节约用水。在家里,学生们也想出了很多节约用水的方法,比如说水的多次循环利用,学生和家长相互监督。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真正将知与行结合起来。
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教育、社会风气对学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那么,要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学校该如何着力呢?学校可以开办家长学校,系统地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建立家访制度,加强家校联系;巧用信息技术,如微信打卡小程序,家校同心协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引导他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以便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敏.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文存阅刊,2017(2):21.
[2]邓志能.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外交流,2018(32):177-17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