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陈卫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一直散发着独特艺术魅力。为了让学生从小就了解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了解汉语言文学的优美,学习中国古典名著应该是最佳的选择。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就选编了许多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局限于小学各个年龄层次的缘故,大多以改编版、缩写版居多。笔者认为,小学高年级应该编入少量名著的原文(或节选),方能不失去其原汁原味的文学语言之美。这些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以下简称“我区”)使用的语文出版社的教材,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选编思路与笔者的想法较为一致。下面,就以各种版本的教材大多会采选的“武松打虎”这一细节为例来肤浅地谈谈选文对名著的尊重。
某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七册中“武松打虎”的细节是这样的:“老虎咆哮着扑向武松。武松扔掉哨棒,空出双手把吊睛白额大虎的脑门紧紧揪住,老虎的头动弹不了,使劲扭动身子。武松不敢换手,便用脚乱踢一阵。老虎痛得东躲西闪……”这段文字只是对武松打虎过程的大致介绍。老虎是怎样扑的?武松是怎样抓住老虎的脑门的?最终武松是怎样一步步把老虎打死的……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无从得知,武松这一英雄人物的鲜活形象也就荡然无存,更不用去说原文语言文字的优美了。四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还不足,不应该把这样的名著放到四年级来学习。
人教版把这篇文章安排在第十册,语文A版安排在第十二册,这两种版本的教材我都使用过,因此有些粗浅的看法。“武松打虎”這一细节都是这样的:“那只大虫咆哮着…… 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这段文字,用现代汉语把名著的原文完整地翻译了过来,虽是“李鬼”,倒也有几分神似“李逵”,武松这一真实鲜活的打虎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了,这也就从内容上尊重的了原著。再看《水浒传》,其高度口语化的语言,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富于表现力,第一次将白话运用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程度,使它成为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从这一点来看,学生也就无从完整地感受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作品的语言魅力了。
其中小学语文S版来了一个大胆的改进,把这篇文章安排在了第九册,而且基本上采用的是原文,这是对名著最大的尊重。虽然让五年级的学生自己通过查找资料,读懂这篇文章有点困难,但是经过老师带读、讲解后,学生读起来有滋有味了,而且还有一种有别于其他文章的亲切感和新奇感。我觉得,这应该是小学语文S版的成功尝试之一。
课文不仅要从语言文字方面尊重原著,也要求插图与原文相符。教材中的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等等,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则会提高教学效率。我区近几年采用的教材版本,都有这样一幅插图(如图1所示):
选用这幅图作为插图,其目的应该是为了展现“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但是文中却并不是这么打虎的! “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如此描述,武松应该是站在老虎的对面。接下来的文字也并没有讲武松骑到了老虎的背上!更何况,以这样的姿势,武松怎么可能“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我不知道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选择这幅图作为本课的插图。
同样一篇文章,有些教材版本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样都是采用图2:
我觉得这幅图才准确地展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在我用人教版教材给学生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利用这幅插图,同学们很容易就能想象出“武松打虎”的细节。而我在用语文A版和S版给学生上课时,几乎都有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向我提问:“老师,武松怎么骑到老虎背上去了?”等等。因为我用过人教版的教材,所以我妄自揣测:“可能是编者选错了插图。”于是我把人教版的插图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还让他们对这两幅插图进行对比,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武松打虎”的过程。
上述是我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感受和肤浅的思考,不敢怀疑编者的严谨。现在它行之于文,仅为与同行探讨,如能成编者的“有用的建议”,就受宠若惊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延寿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