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孩子几岁分床比较合适

时间:2024-05-11

和宝宝说好了,5岁以后就要自己睡觉,可过完5岁生日都3个多月了,宝宝还是不肯自己睡。要么找各种理由挤在爸爸妈妈的大床上,要么就是等睡着以后,妈妈再把他抱到他的房间里。

关于孩子是否应该与父母分床睡,中西方支持和反对的观点不尽相同,这主要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育儿观念和家庭文化背景。

在中国,支持孩子与父母一起睡的理由主要是:部分家庭受住房条件所限,无法实现分床睡;也有一些家长认为与孩子同睡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减轻夜间育儿的麻烦和孩子的恐惧。选择让孩子分床睡的理由是:避免亲子同睡时可能出现的孩子窒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减少孩子的依赖情感。

在国外,提倡孩子与父母分床睡的主要是美国的父母。美国某地进行了一次家庭睡眠安排的调查,其中,44%的孩子从未在父母的床上睡过,55%的孩子偶尔在父母的床上睡,l4%的父母说每星期会有几天让孩子睡在自己的床上,只有11%的父母与孩子同睡。

但是英国伦敦儿童心理健康中心教育部主任玛格特·萨德兰指出:与父母“同床共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表明,5岁以下儿童与父母同床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必因担心与父母分离产生焦虑的情绪。

根据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3~6岁是儿童的“俄狄浦斯期”,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孩子对父母的关系、两性之间的问题比较敏感。从性心理角度来说,孩子3岁之后最好与父母分床,孩子要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亲密关系,是他没有能力介入的,接受这一点有利于孩子今后的人格健康发展。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5岁左右,就应该让他们自己睡,这既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又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培养孩子独立睡觉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分床前的沟通交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逐渐长大了,需要独立睡觉了。当然这样的沟通一次两次肯定是没有效果的,家长要耐心等待,给孩子时间,让他们从情感上、心理上接受分床睡的事实,这点非常重要。

2.通过具体行为让孩子感受到,即使分床睡,爸爸妈妈的关爱也不会减少。睡觉前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亲一下、抱一下孩子,彼此说晚安等,这些都是对孩子的心理慰藉。特别要指出的是,很多中国家长不习惯亲或抱孩子,其实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能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的爱,也可以缓解分床睡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

3.刚开始分床睡的时候,可以在孩子房间开着小夜灯,避免孩子夜里醒来害怕。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让孩子养成抱着枕头、布娃娃或喜欢的玩具入睡的习惯,这样会使孩子产生更大的依赖,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培养。

4.循序渐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威胁吓唬,如“你如果不自己睡,就……”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对独自睡觉产生恐惧心理。

5.贵在坚持。当孩子刚刚与爸爸妈妈分开睡时,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如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刚把孩子安顿好,想自己看会儿书,可还不到10分钟,孩子又跑回了爸爸妈妈的卧室;要么就是每天晚上让妈妈讲很多故事,故意拖延时间,不想自己睡。如果这时父母心一软,就会前功尽弃。所以父母要想方设法,咬牙坚持,孩子一看没希望了,也只能接受,慢慢就习惯了。

6.特殊情况灵活掌握。当孩子生病时,他们最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和安慰,这时可以与孩子暂时同睡,在满足孩子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时,也方便随时照顾孩子,但必须告诉孩子这是因为他生病的缘故。如果妈妈即将出差一个星期,临走前的晚上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睡,以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

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习惯,对家长特别是妈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有些家长愿意和孩子一起睡,离开孩子自己感到空落落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克服自己的依赖心理。因此,这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孩子的独立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成人有意识地培养,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加以渗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