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物高效课堂应关注学科特点

时间:2024-05-11

蒲海科

摘 要:当前,高效课堂中存在着忽视学科特点的问题,许多课都变成了以文本为主的教学,给人以语文课的感觉。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生物教学应关注学科特点。现代教学不光要有创新更要传承,高效课堂不能受模式的约束和限制。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科特点;学科思想;教学继承

最近,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组织下,我和许多老师一起听了一节八年级的生物观摩课。

这节观摩课的教学采用的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有效教学模式。授课的是我们学校一位经验丰富的副高级老师。我想,刚开学不久,学校就精心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听课活动,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况且今天授课的是副高级教师,定有许多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这节课教授的是苏科教版第9章第一节《形形色色的植物》。在展示“导读单”阶段,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各学习小组充分交流了他们的学习过程,并且及时展示、交流了学习结果,老师赞扬学生的交流以后,随即在“评比栏”里为各个小组加上2分。各学习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出了今天的教学重点,也是师生要共同探究的重点问题:观察形形色色的植物,课本上有6幅彩图,分别是猴面包树、捕蝇草、地钱、大王花、雪松、鹿角菜。教师让学生观察这6种植物的彩图,自己给每个组分发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包括图片)。要求学生对照问题生成单完成生成单上的问题。我拿过旁边一位学生的生成单仔细看了看,可以说问题的设计非常完美,从生活环境到形态结构,从生理特征到开发利用全部包含在内,是一份不错的生成单。

接下来进入学生讨论阶段,学生热烈讨论。所有学生站起来头对头大声讨论了起来。最后老师示意大家停下了。

于是进入展示环节,老师说:“现在让我们走进非洲的沙漠去探究那神秘的猴面包树。首先请雄鹰组来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雄鹰组的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是雄鹰组的,我们的组训是展翅翱翔,放飞梦想。经过讨论我们组认为猴面包树是生活在大沙漠中的一种植物,它耐旱。猴面包树属木棉种植物,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往往要40个成年人拉手才能合抱。树冠直径可达50米以上。由于它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因此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树中之象。在非洲,在毗邻非洲的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诸岛上,乃至澳洲北部都可以看到猴面包树,而且,不管长在哪儿的猴面包树木质都有很多孔。对着它开一枪,子弹完全能穿透而过。除了猴子喜欢吃它的果实外,大象也喜欢吃,并且不但吃它的果实,甚至连它的枝叶和树干都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象成了猴面包树的天敌。”老师给她投去赞许的目光,并给予评价和激励。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说:“谁还有补充的?”有学生站起来:“我是战神组的,我们的组训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我们组认为猴面包树的果实可以吃,还可以榨油。”“很好,这位同学补充得很好,请坐。”教室里又是热烈的掌声。看到这,我问了一位身边的学生:“你见过猴面包树?”这位学生低下了头小声说:“没有。”我又问:“那你们怎么得来的?”“老师发的资料里都有。”我恍然大悟。“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开发猴面包树。”这是老师的声音。教室里一下子寂静了。“有谁想开发猴面包树?”一分钟过去了,没有人回答。“没有人愿意开发,那就算了。你们不开发世上总会有人开发的。我们看下一种植物。”

此時此刻,我的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什么滋味。我陷入痛苦和悲哀之中!

接下来其他五种植物在和刚才一样的程序化的问题和学生流利而准确的回答里依次完成了教学。

当铃声响起的时候,老师很准时地结束了这节观摩课。时间把握恰到好处。

在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回头看了看那个学生,他腼腆、尴尬的低着头坐在那,听课的老师在欢声笑语中下楼了。我的心中……

认真反思这节课,我以为:

1.生物教学应始终贯穿生物学思想方法。无论哪种生物,不管是形态特征还是生理特性无不例外是为了适应外界的环境。整个生物界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人类以及所有生物的义务。这是我们从事生物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是我们发现和解释所有生物学事实和现象的观念与推断法则,是分析和处理生物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无论我们利用何种教学法,这种思想都不容动摇。

2.生物教学应始终坚持理科教学的特点。生物教学应紧紧抓住理科的教学特点,即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从分析现象入手通过联系生物生存的环境等因素去探寻生命的奥秘,不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更不能是让学生用文科的学习方法去在材料中找答案,那不是探究,也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成功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总结果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及思想的生成性)。

3.模式化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华而不实的提问,无效问题的干预,哗众取宠式的展示,热烈的掌声看起来热闹非凡往往会让我们迷失目标。高效的提问,才能引发学生思维的高效性。沟而不通,启而不发实质上是提问无效性的表现。一个生物教师弄几幅学生和其他教师没有见过的图片,给听课者以新奇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用这些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生物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学生认识几种生物,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生物学思想。

课堂教学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一段说不完的话,是一道解不完的题,是一件做不完的事。教学是知识获得过程的重演,而不是教师作秀式的表演。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目的是效果、效益、效率的完美结合,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科特点,体现学科思想灵活应用。既要有传承又要有创新,好的教学应该是告诉学生一个方法,而不是一个知识。这个方法、这个知识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受益终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