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莫丽娟
摘 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组成初中数学三维目标的重要元素,而且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三者互相补充,为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初中数学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旨在为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出相应策略和参考。
关键词:三维目标;初中数学;策略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新时代人才提出的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愈来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最本质的基石,而为了获得足够的知识与技能,必须通过历经过程与方法的淬炼才能够深刻理解初中数学过程中的内涵和方法。与此同时,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三维目标中的三者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尽管目前三维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笔者认为欲使得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深度落实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目标策略,实现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引领
(一)突出先导
先导的意义体现在教学实践开始之前展开的预期性的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而非通过教学内容反馈出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环节初始,教师则应该切实把握目标设计的合理性、连贯性和一致性,从而对教学实践的展开起到引领全局的作用。
案例一: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书本上的先导篇“数学与我们同行”为例,这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和数字,感受数学就在我们周围。(2)数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达和交流工具。(3)尝试列举生活中的数学例子,并能应用个案体会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独特作用。(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为我们数学提供了素材,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体会学好数学的必要性。通过本节的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初中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理念。
(二)恰当反问
虽然目标设定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然而对教学环节科学合理性的恰当思考和反问也是促进目标设定的可操作性的檢验,从而可以准确反映过程与方法的实施是否涵盖了目标知识所要求的高度和广度。
案例二: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可以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的有关概念,让学生体会渗透应用的意识理念,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于方程中“元”与“次”的概念,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厘清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相关知识的异同,同时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扫清障碍。当然,针对学生对知识逐步提升的理解和教师对学生由低到高的要求,通过类比教学还可以给学生提升的台阶,使其一步一步地接触多个知识点的应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二、规划任务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分解转化
(一)递进深入法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需要通过各个课时目标的细化而体现,因此递进深入法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层次性的结构分布,从而由直观的问题入手,直至往更加有深度的目标前进,从而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
案例三: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概率”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为案例讨论递进深入法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师抛出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实际问题,然后学生在自主分析、独立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教师:“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以下6个事件的发生与否都有什么特点呢?(1)地球不停地转动;(2)木柴燃烧,产生能量;(3)太阳从西边升起;(4)某人射击一次,击中十环;(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6)掷一枚骰子点数为7。学生:“老师,将这些所有的事件可以分成三类。”教师:“请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呢?”学生:“老师,我是根据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来进行区分的,事件(1)和事件(2)属于必然事件,是肯定会发生的;事件(3)和事件(6)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而事件(4)和事件(5)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教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咱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概率问题的定量刻画,所以说你能知道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了吗?”学生:“老师,一枚硬币抛出,只会出现正面和反面两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情况就是■。”此教学案例主要阐述问题导向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学生自主的分析及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逐层剥离法
逐层剥离法对教学目标的分解主要体现在各个小目标属于并列的关系,针对每个小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有效突破整体目标的设定难度,这又是一个分解和整合的高效教学机制。
案例四: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的“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为例,根据逐层剥离法进行教学实践的展开,教学目标主要设定为:(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规划中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逐层剥离,通过分解问题目标达到学生深刻理解问题的内涵的目的,可以将其具体细分为:(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具体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反过来,对边相等或对角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三、消除落差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落实
(一)双分层策略
双分层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和区别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在相同的教学背景下,授课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把握内容的准确性程度从而对不同学生根据不同内容分层对待。一方面需要做到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设定不同难度系数的问题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掌握问题的差异,教师应该对识记、理解、分析、掌握及应用等多个评价层次有深刻的体悟,从而在问题设定中准确对应学生的自身情况,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针对识记理解类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严格把控,全体学生都应该做到全方位的掌握,对于需要分析的综合类问题,首先面向中等及较高层次的学生应该掌握,但也不能对层次较低的学生保持松懈的态度,教师应该让他们从模仿其他学生的解题思路开始,进而达到自身尝试独自分析的程度。而对于应用类问题而言,这就比较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及缜密的解题思路和极具逻辑性的答案整合能力等,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式的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学习到全新的知识和思路。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对不同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上的教学帮助和心理上的教学辅导。教师对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应该做到恰当地布置教学任务,进而除了在课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发言机会,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同时教师在课下还应该提供学生足够的心理上的辅导,对层次较低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激励,使得他们真正树立信心,从而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
(二)递进式评估
为有效检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非常直观的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从而达到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目的,以便有效发现不同学生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完善。对于教学目标的评估既可以在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结束之后进行趁热打铁式的检验评估,同时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教学问题的完成进行集中式的效果检测。当然无论使用何种递进式的评估方式都必须保证教学目标评估的合理性、有序性和完整性。合理性顾名思义就是要做到评估方式的多样性及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仔细的推敲琢磨,其次有序性就是要在教学评估的安排中做到由简入难,并且有效契合学生认知的基本层次,最后完整性旨在对教学评估的反馈性的把握和处理,即针对学生中最常出错的题目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和反复训练。
四、课堂观察策略,实现对教学目标的多维反思
(一)反思渐进
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最重要的考量在于对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观察。通过对课堂环境的观察和揣摩能够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思路的可取点和改进之处,从而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当然课堂观察后的反思能够对教学目标的分解和转化起到重要的銜接作用和一致性的反馈,将复杂的课堂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后期的拆解分析能够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小组合作
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思路能够有效助力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首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各种观点的交叉融合和相互补充,从而有效夯实知识能力的目标。其次,小组合作探究也是达成过程方法的目标,学生自身通过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从而有效掌握技能,有助于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成绩。最后,小组合作交流也是升华情感态度目标的重要方式,小组成员将学科中的教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能够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因此使得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升华。
案例五:在苏科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图象以及性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为使师生能够有效互动,可首先将同学们实行自由分组,或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式分组,并且实行轮流当组长的规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借助多媒体器材在荧屏上投出一个“y=2x2+1”的函数式,以及函数图象,图象中的曲线可流动式播放出来,让学生细心观察该函数图象的特点等。学生:分组后进行交流,讨论出“y=2x2+1”这个函数图象的特点,同时画出“y=2x2+2”的图象,比较两个函数图象的特点以及不同之处。在分组后,学生可以自由分工,分别完成列表图和绘图工作,总结公式并提出疑问。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可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知识的吸收成果以及数学学习潜力等各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可在讨论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三维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落实首先应该强化目标策略,实现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引领,其次做到规划任务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分解转化,同时采取消除落差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落实,也为教学实践的有效实施提供动力源泉,最后通过课堂观察,实现对教学目标的多维反思,同样是根据反馈机制做到对三维目标设计、实施的一致性衔接,从而有效助推初中数学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满良.谈初中数学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J].才智,2016(29):70.
[2]黄维超.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三维目标设计的探索[J].关爱明天,2016(5).
[3]冯玉山.浅谈初中数学三维目标与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2):61.
[4]石小恒.中学数学课程三维目标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5.
编辑 温雪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