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卢贵华 刘向东
限制还是疏导:公共事件中高校网络管理的定位与对策反思
——基于经验数据的分析
卢贵华 刘向东
当今世界,公共事件已经成为网络之中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重要信息,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给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巨大影响,尤其是在公共事件发生时,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具体行为。通过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仅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公民理性培养而言,通过物理设限限制大学生对网络的接触,进而减少网络中的公共事件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负面影响的努力,从效果上来看已经不具有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面对公共事件时的理性程度与网络参与的频率是正相关的。所以,高等院校应当重新审视原有的网络管理的定位与具体的对策,以寻求更为有效的网络管理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件;网络参与;公民;网络管理
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完成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也在于为国家这个共同体培养具有理性精神的公民。在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与公民精神相关的教育处于重要地位。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正在强烈的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如何面对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这一问题关系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公民精神这一重大问题,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本文就是要试图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等经验性材料的分析,发现高校大学生网络参与与公民理性精神培养的相关性,并为高校网络管理转变思路提供理由。
当今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公共事件已经成为网络之中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重要信息。当下公共事件之所以会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期,与之相应地公共事件逐渐增多。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而截至2012年6月底,微博的渗透率已经过半,用户规模增速低至10%以下。但微博在手机端的增长幅度仍然明显,用户数量由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增速达到24.2%。①数据来源于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这些数据足以说明近年来网络在中国的惊人的普及速度。所以,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别是手机终端微博使用的普及,使得任何一个事件都能第一时间在网络这个公共信息空间得以展现,现实中的公共事件被曝光于网络的概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很多情况下一件社会事件正是由于在网络上曝光引起了网民的关注与参与才成为一个公共事件。所以,网络俨然成为新兴而庞大的虚拟公共空间,网络上所产生的公共舆论也对现实中公共事件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自从网络进入公众视野中,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一方面,基于网络自身的对时空的超越,网络的及时性、共享性,给人们在交流和信息共享上带来巨大的便捷;另一方面,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的匿名性、网络终端的无限扩散,导致网络上大量的虚假、负面以及不健康的信息存在。
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给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公共事件发生时,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具体行为,这给高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首先,在校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1700 万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从互联网上获取、发布、利用信息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也是走在时代最前端、接触新鲜事物最快的人,是中国网民中最有活力和代表性的群体。其次,相对于其他群体,大学生群体倾向于对各种政治信息和社会民生问题给予较高程度的关注,容易受到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的影响,甚至会亲自参与其中,比如,最近几年的“抵制家乐福”事件的游行,“上海静安大火” 事件的现场哀悼等。而高等教育期间正是一个人社会属性方面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时期,所以,网络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于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当下社会尤其是高校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网络参与是否有利于大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塑造。而人们所担心的问题就是,网络舆论的隐匿性、外显性以及传染性和交互性〔1〕,会不会使得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之中丧失判断能力,进而对大学生尚未形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网络社会仍然是一个新事物,出于对大学生成长的关心,限制网络使用往往成为各大高校避免公共事件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的普遍做法。以吉林省大学为例,多数大学都会限制本科一年级甚至是二年级的学生使用网络。但是,针对高校限制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网络参与这一措施,这里仍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首先,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生活对网络的依赖性的加深,以及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物理限制真的能够阻止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参与吗?其次,公共事件的网络参与对于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真的是一件坏事情吗?下面我们通过数据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
1.物理设限是否能够有效限制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网络参与
正如上文所言,现实中,各大高校往往通过物理限制阻止大学生参与或者过早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件之中。具体的措施比如,禁止一年级与二年级的本科生配置个人电脑,公共事件期间通过校园网络端口设置限制相关网络信息的传播等。但其实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手机网络终端技术与微博的普及等,这些限制基本上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根据CNNIC发布的数据,中国网民实现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在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网民职业中,学生占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②数据来源于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所以,即使限制低年级的学生配置个人电脑,但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足够满足大学生公共事件中的网络参与的需要,而事实上,就信息的传播与获取而言,手机移动网络终端比固定网络终端更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另外,微博用户进入平稳增长期,手机微博保持较快发展,微博的出现大大地提升了网络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的功能。微博的出现,尤其是手机微博的普及真正使得每一个人成为公共空间中信息发布终端,在公共事件中每一个人都成为了记者与评论员。所以,即使高校采取通过校园网络终端对相关信息进行限制,但是这一限制对于不纳入校园网络的移动手机网络是无效的。基于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这个判断:高校试图通过物理设限来限制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
2.公共事件中网络参与和公民理性精神的关系分析
当高校不得不面对物理设限无效这一事实时,我们还应当重新反思另外一个问题。公共事件中网络参与真的会影响大学生的独立思想意识,使得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之中,丧失判断能力,进而对大学生尚未形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吗?下面我们利用“2012年吉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网络表达机制及高校网络管理机制建设研究”调研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来做一分析。
在这个课题的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公共事件中大学生对公共事件关注频率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测量公共事件中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怀疑能力的测试。我们对这两组数据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交叉分析与相关性检验,表格如下:
理性与网络参与性相关性分析
表B 相关性检验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假定,大学生在生活中网络参与频率越大,那么他们在网络中的理性也可能会相应增强。基于这个假定,我们做了“对网络事件的关注频率”与“对网络信息的怀疑能力”两个变量之间的分析。分析结果如表A所示。样本中从来不参与网络事件传播的学生有83%是不会或者很少对网络信息产生怀疑的,随着参与频率的提高,总是会进行网络事件传播的学生中,会经常对网络信息产生怀疑的比例达到了75%,这个差别是比较明显的,其中选择“很少”、“经常”的样本分别有48.5%、54.8%的学生经常或总是对网络信息产生怀疑,由此可见,样本中,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怀疑能力会随着对网络事件关注频率的提升而有一定的增强。那么,在母体中是否也如此呢?我们同样做了一个关于二者的虚无假定,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结果如表B所示。皮尔森系数达到0.201,并且双尾检定在99%的置信系数下统计性显著,由此可以推知,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个体的理性度会随着网络参与频率的提升而增强。
这个数据分析的结果是非常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直觉经验的,既是理性的也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了解和实践,才可以形成全面准确的认知和判断,那么,理性才会有形成的条件和基础。所以,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参与绝对不会仅仅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中的理性精神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如果我们想培养大学生的公民理性精神的话,我们应该引导而不是阻止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件。因此,公共事件中,如何引导大学生有序进行网络参与,便成为问题的关键。
2007年1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新年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为各学校的情况各异,以及影响高校网络管理政策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并不试图在此提出具体的管理对策。但是,我们认为转变网络管理中的姿态应该是,从限制转向引导,从把网络看做一种邪恶转向视其为多元社会中的一个部分。
首先,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愈发成为一种“信息市场”,而不是由某个因素控制的单向的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市场意味着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与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上信息的发布者,这些信息就像市场上的商品一样,每一种类型的信息都试图获取更多的听众。任何一种信息都不能天然视自己为绝对正确的信息,更不能因此就对其他信息进行限制。而事实上,这种限制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最大限度地主动参与到网络信息社会之中,全力宣扬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价值,获取自身的生存空间,否则,这些空间就会被其他类型的信息所占据。
其次,我们应当意识到,理性以及价值观的其他要素是在社会中不断调整与发展的,而不是刻意单方面闭门造车再推向社会。现代社会中,大学生这一类型的高等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他们进行家长主义式的绝对管理,而应该给予大学生充分的空间与机遇接触社会,应当中性地看待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的成长历程。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精神,不能只通过书本在教室里进行,更应该接触社会。而网络这一平台恰恰能够完整而及时地展现当下社会的真实性与丰富性。所以,我们应该主动利用这一平台。
〔1〕秦秀清,刘婷,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
2012年吉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网络表达机制及高校网络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卢贵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助理研究员;
刘向东,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012。
G647.2
A
1008-9187-(2013)03-0082-04
【责任编辑李晓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