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时间:2024-05-11

彭华珣

摘 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初中数学的改革方案就偏向于对于数理的研究方面,不过对于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以及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安排却很少能够有人研究。当下的教育背景之下,在初中数学教学这一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所以对于数学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这一打好数学水平的关键时期来说,老师能够发现问题,找到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对策探究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概述

现代化的初中教学目的已经提出了要“运用合理的知识解决适当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贯彻一种思维,就是要将实际的抽象问题改编成数学问题,并且再将数学结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初中数学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高中数学,乃至于大学的高等数学做一个铺垫,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的真谛,同时能够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数学学科设置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对于老师来说,就更加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要谨记时时刻刻以学生为基础来开展任务教学,能够做到全面地、深刻地掌握数学的教学目的,并且运用到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去,这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法相对比较死板老套

传统的初中课堂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单方面的老师输出,老师在讲台上面一直讲解,学生在底下记笔记,漫长的课堂时间都是老师自己发挥的天地。其实学生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一天有很多节课,很难对每节课的内容都全盘吸收并且牢牢地记住,所以传统老师单独讲授的过程其实是十分死板的。

2.不注重培養学生的学习习惯

很多的教育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的‘磨刀石”,传统的数学课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会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留作业的时候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学生自己没有付出了一定的汗水和努力,他们也就不会知道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这些意志力的必要性。

三、针对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对策探讨

1.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利用学生的一个学习习惯上的心理作用,调动所有感官系统,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必备学科,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下,是必须学习的一门科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能够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初中作为学生生涯的发展阶段,也是数学由简单变困难的一个过渡时期,老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得学生热爱数学这门学科。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也是为了我国长久的发展考虑,任何科技型的技术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当代的学生能够掌握好数学这门学科也是十分必需的。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端人才,也是初中数学老师必备的责任和义务。

2.锻炼学习意志

对于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是要提出不同的要求的,对于学习的不同阶段也要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老师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能够培养出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单单是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来说有所帮助,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他的学科,甚至是学生日后工作,所面对的其他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制订严苛的规章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学生有所帮助的。

3.重视课堂教学

很长时间以来,众多学校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仅仅注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教学关系,而忽略了学生和学生之间自己交流学习的联系,导致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会失去方向,一些学生不敢和老师交流也不习惯和同学交流,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老师一定要调节好课堂气氛,尤其是对于数学这一比较难的科目来说,能够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听得懂这十分关键,学生只有从做题中找到自信,久而久之才会爱上学习数学。

4.掌握科学的数学教学方法

其实最为实用的教学课堂不是严格的死板的,而是能够有师生良好互动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只是给学生设置数学问题,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而学生对于老师来说,似乎并不都是关键,其实老师是需要设置一些多角度的数学思维,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的,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到最佳水准。

5.培养自主探索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是起到一个引导性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保持一个好奇感和新鲜感,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

6.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对于很多学生都是十分陌生的,如何从根本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惧怕和疲惫,这对于老师来说是十分头疼的问题。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与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徐斌艳.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郑小冬.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模式与尝试[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3(3).

编辑 刘瑞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