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访枫树界小学

时间:2024-05-11

枫树界小学是益阳市资阳区和常德市汉寿县交界处的一个教学点,3位男教师坚守在这个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的偏僻角落,教育着36个孩子。本刊通讯员游军三次造访枫树界小学,记录下了每次的见闻和感动。

春节放假前,枫树界小学的校长易哲儒给我打来电话说,区教育局局长何顺专程去看望他们了,还说要向驻守在这里的教师给予慰问,他很激动。这让我不禁回忆起了三访枫树界小学的所见所闻。

第一次去枫树界小学,是2011年12月,我与团区委的同志一起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学校没有围墙,操坪是黄土的,一路走过去,鞋子上沾上了一层薄薄的尘灰。满头白发的校长易哲儒正在给孩子们上数学课,看到学校里来了陌生人,拿着粉笔出来询问。当我们说明来意,他转身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些作业,然后走出教室向我们介绍学校的情况。3位男教师,他的年纪最大,已经57岁,另外两位老师分别是52岁的刘梅辉和48岁的鲁量融。36个孩子,三个年级,正好一人包一个班,学校没有图书室,课外读物几乎为零。

说了一会话,易校长拿出一个很老式的诺基亚手机看了看时间,然后走到教室的北面,拿起一个铁锤敲响下课铃。孩子们蜂拥而出,他抱歉地说,我得去煮饭了。

我们跟着他走进学校的厨房,另外两名老师也来了。三个人,一个烧火,一个切菜,易校长则穿上一件土蓝的长马褂开始炒菜。他一边麻利地往锅里下油,一边告诉我们,因为请不起师傅,36个孩子的饭都是由他们三人利用下课的时间做的。

大概20分钟左右,他炒了两个菜,一荤一素。把米下锅后,他脱下长马褂,又去敲响了上课铃。我们不便打扰,匆匆告别。

一个礼拜后,我带了一些儿童书籍和几名大学生志愿者又来到了这里。校园里热闹起来了,孩子们欢呼不已。我拿出相机,拍下了他们的笑脸。孩子们趴在我的背后,让我在单反机上回放他们的照片,一个个兴高采烈。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涩涩的。我对易校长说:“要不,给你们拍一张全家福吧。”易校长一听,赶紧招呼所有的学生出来排队站好。3个老教师,36个孩子,站在太阳底下,笑得无比灿烂。

第三次去往枫树界小学,是去年教师节的前几天。清早,天还没有亮,我就出发了。没想到,10个月不见,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修建了通透式围墙,有了校门,操坪硬化了,为学生建了一个小餐厅,教室里配备了崭新的桌椅,还装了四台吊扇。我惊讶不已。

学校建设花了多少钱?易哲儒说一共用了9万多,是他的一个学生联系捐的。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幸福。原来,过年的时候,他的学生刘永红来看望他,得知学校急需维修后联系了一家慈善机构,获得6万元资助,并自捐3万元。后来又加上联校给予的配套支持,学校改造工程得以顺利完工。

1975年8月学校急需教师,刚刚高中毕业的易哲儒来到了这里做民办教师,后来通过村里推荐,他进修读了师范,转为公办教师。“不知不觉已经37年了。”他腼腆地告诉我,他的老伴之前也是这个学校的教师,他们在这里相识、相知、相爱。“老伴在这里工作了35年,退休回家带孙子去了。”

下午放学后,我去拜访了易哲儒的夫人。五里石头突兀的山路,比我想象得还艰难,脚被崴了几次,差点受伤。

易哲儒边走边说:“以前只有联校的工作人员一年来几次,现在你们也时常来看我们,还给孩子送书,这让我们心里很高兴,这说明,党和政府都没有忘记我们。”朴实的话语,让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