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翟桂萍
多元竞流与核心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翟桂萍
多元竞流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崭新局面,我们要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要在多元文化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和核心引领,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思潮发展的旗帜和方向,真正植根于社会生活,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活动;更要在传播创新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世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创造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
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多元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人类在地球上的繁荣主要是通过文化实现的。而中国是一个处于正在转型中的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2〕,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既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局面,它们之间有吸收、融合、同化,也有对峙、排拒、磨擦,甚至对抗;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全球流动与扩张,带来了以商品为载体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在全球的流动。“资本主义卖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识、声音、图像和联系。这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交流空间。”〔3〕在全球化时代,“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的领地,他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4〕。文化成为各种力量汇聚的战场,意识形态成为文化战场的核心,而中国也必然卷入这一战场。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面,自然受到西方各种形式的攻击,各种对“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未停止。近年来,所谓的“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政治经济无国界论”等各种思想和言论就是典型代表。再加上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家,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先进与落后等思想的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社会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也更加纷繁复杂。
信息化时代,西方的价值观念正悄然冲破民族国家的传统国界和主权,以民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包括影片、动漫、视频以及图书、音乐、网游等全方位地进入中国。而民众正是在精神的享受、感官的刺激中自愿地接受着西方文化的精神洗礼和价值灌输,而同时却在不断地排斥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就是在一般人看来纯属娱乐性质的美国电影、流行音乐、电视、主题公园等,也在极力传播、确认、强化着美国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我们看到,虽然共存于全球化进程中的多元文化适应了不同境遇、不同思想的人们复杂文化需求,有益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不同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斥在原有的信仰追求和精神秩序中,容易导致人们的信仰迷失或信仰危机,可能危及社会的稳定和良性运行。
人类历史表明,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作为在社会经济、政治上居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利益反映的思想文化,就构成居于主体地位的思想文化。也就是说: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5〕“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6〕在阶级社会,任何统治者都力图确立维护自身利益的主体文化。从历史上看,欧洲中世纪的大主教用宗教信仰统一人们的精神世界,建立了基督教的思想统治,使基督教的“神学”成为欧洲中世纪居于主体地位的文化。中国的封建社会用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体系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精神和观念的层面维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秩序。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因为作为统治阶级意志反应的主体文化事实上也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一般是具有高度融合力、较强传播力的并为每个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文化价值观念,它能够在多元价值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抑制各种价值主张之间的紧张,从而统一人们的思想、整合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7〕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主体文化的整合,带给社会的将是无序和混乱。
而中国的文化更加纷繁复杂。我们对中国文化进行一个简单的图绘:最外层是世界文化,次内层是中国文化,再次内层是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称之为先进文化;核心层则是作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文化并非今天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中国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形态,中华民族靠什么样的精神和价值来实现对社会的整合、对民族的凝聚呢?中华民族经历了近代社会的积贫积弱和丧权辱国,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先进的文化,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马克思主义武装了中国、社会主义救了中国,才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逐渐走向富强的国家。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最终能够在落后中奋起,走在其它具有相同境遇国家的前面,首先是正确文化选择基础上先进文化引领的作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开始了崭新的发展进程。中国正是在输入先进文化之后,以先进文化选择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构建社会改造的蓝图,进而指导完成社会革命,奠定起坚实的现代化基础。〔8〕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历史选择中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居于主体地位的文化,它的主体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然结果。
今天的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后发现代化国家,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有一个处于主体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实现对各种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实现对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汇聚,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虽然“全球化意味着文化形成越来越失去固定空间的限制,并很难集合为整体和传统。”〔9〕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社会整合。这种整合是由一个社会居于主体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完成的。先进文化作为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有力杠杆。这里,我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多元文化的存在和价值,而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有效抵御各种消极腐朽思想文化侵蚀,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10〕。因为对于社会发展进步而言,从根本上讲,文化多元的挑战不在其“多元”,而在于能否建立起有核心和中轴的多元。没有核心和中轴的多元文化,带给社会的将是无序与混乱;确立起正确的核心和中轴的多元文化,带给社会的将是稳定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恰恰说明了主体文化对多元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一元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生态的共生并存、和谐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依然要在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统一人们思想、整合人们行为的主导作用,为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精神支柱。
多元文化的并存发展必然带来多样的价值取向,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各种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主流的和非主流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使人们已难以简单地用好与坏、是与非进行判断,多种价值取向在增加人们价值比较和价值选择机会的同时,也使人们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复杂多样的社会价值观念面前,树立起维护多数人利益的核心价值规范就至关重要。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集合,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在一个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往往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价值观念。亚里斯多德指出:政体的演变往往是从维护那个制度的思想理论的演变开始的。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解体都是从思想领域特别是价值观的嬗变开始的。在中国,百家争鸣瓦解了奴隶社会制度;新文化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而欧洲的文艺复兴摧垮了中世纪的宗教统治,启蒙运动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帷幕。“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11〕而人们的各种思想是相互连接相互依附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价值观。当今世界,核心价值作为文化的根本,是国家软实力竞争中的核心力量。约瑟夫·奈认为,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纷繁的价值观将导致文化的碎片化,而使社会处于散乱甚至分裂状态,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都将是致命的。
因此,在当前复杂社会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2〕。在新形势下要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核心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13〕不仅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抵御各种对抗性非主流意识形态,而且要善于疏导非对抗性非主流意识形态,要激浊扬清,维护人们思想的统一,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思潮发展的旗帜和方向。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不仅要引领社会思潮,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因为社会风尚反应和体现着一定时期人们生活状态中的物质与精神追求,反应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作为意识形态的主体,其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更在于它是一种存在于生活政治中的思想意识。现代意识形态已经从信仰的模式变成了行为模式,这意味着不再是到人们的真理或谬误、世界观或思想概念体系中去寻找意识形态的东西,而是在日常生活经验本身中去寻找,因为意识形态是在日常生活背景下运作的〔14〕。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政治正在由解放政治向生活政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日益关注生活空间中人们的思想状态,要特别注重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和塑造。特别是近年来“三俗”文化的流行,使生活空间中到处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民众处于无可选择的一种被“庸俗”、“低俗”、和“媚俗”的环境之中,民众生活在一个没有价值依托而灵魂缺失的文化氛围之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核心价值与社会生活的分裂,使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的核心价值理念缺乏社会生活的实际支撑,割断了国家意识与生活观念的依赖关系。而无论是先进文化还是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其生命力恰恰是植根于对生活世界的引领。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迅速崛起并领导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国家观念与社会观念的吻合和相互依赖。因此,对于当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国家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对接,实现核心价值与生活实践的对接,促进核心价值与日常生活秩序的互动关系的确立和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根植于社会生活,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活动,实现核心价值与社会观念的协调一致,真正对人民群众的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发挥引领功能。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5〕在复杂社会背景下,要牢固确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其引领作用,就要提高其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度,要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和谐地融入主流价值观,让公众在生活实践中耳濡目染,受到恒常的熏陶,从而自觉地内化为人生的行为指导。
首先,要关注在实践对接中的价值传导。价值体系与人民群众认同的连接是丰富的社会实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实生活是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形成的基础,离开了生活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也是空中楼阁。“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6〕人们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来源于生活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实践,思想价值体系只有在与生活实践的契合中才能增强认同,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7〕。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自觉活动,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更应当关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正是在日常生活空间中,人民群众通过日常生活体验感受价值的力量和魅力,感受文化对生产的促进、对善恶的褒贬、对正误的扬弃。当生活实践中,善恶与对错的标准成为人们行动障碍的时候,文化在日常生活空间所发挥的作用就值得人们重新审视。无论是先进文化还是作为先进文化内核的核心价值体系,都应当成为人们生活实践中的行动指南和道德标准。而由于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在生活实践中增强人们的价值认同,最为核心的就是直接利益的获得。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就要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满意度,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实践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满足人们利益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传导。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融入社会生活,让人民群众在实践利益的享有中感知它、领悟它,才能真正发挥先进文化凝聚社会、整合力量的作用,真正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其次,要关注在文化生产中的价值渗透。任何思想文化都有其承载者。文化产品作为思想精神的重要载体,其生产过程中的价值主导将影响其传播过程中的价值传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文化产业运作,才能向全世界传播和扩散,并且渗透到千百万人的生活中去。〔18〕纵观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真正伟大的文化产品,不论它是自然科学产品还是社会科学产品,不论它是哲学产品还是艺术产品,都体现了时代的特点,都融入了时代的价值观。我们看到,“美国公司和广告业的经营者、好莱坞电影公司的老板们,就不仅向世界其他国家销售它们的产品,而且也推销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19〕伴随美国文化产业的兴盛而来的不仅是文化生产的国际化,更是美国价值观的全球流动和全球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过程,其不仅具有商品的属性,也承载着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观念,是社会观念和社会价值的外化与凝结,是精神观念的物化存在,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因此在文化生产过程中,文化生产者要主动把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自觉融入产品之中,担当起建设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历史责任。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就是要发挥文化产业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创造中国文化价值的重要功能,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精神文化产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对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传承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一定程度上讲,在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背景下,公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就是由文化产业来创设的。文化产业所体现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不仅仅体现在文化产业本身,它还通过文化产业的延伸拓展到其他领域。因此,文化产业对传播先进文化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们要将先进文化充分融入各种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价值观念的物化,让公众在物质的享用中感受价值的魅力,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文化产品的流动而得到延伸和拓展,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自然传播。
再次,要关注在大众传播中的辐射效应。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无论大众传播采取何种形式,它都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大众传播是社会的耳目。它为社会提供做出决策的途径;它为社会提供认识自身的集体声音。它是传达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方式。”〔20〕信息化时代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最佳的状态是实现自觉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把自觉的内在信仰转化为无意识的习惯性行为。而人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动物,不论是有意为之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还是无意识的心理欲望,最终都要落实到主体人的层面,既创造意识形态,又化为无意识行为,践行意识形态。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某种严厉的意识形态的教化诱使人们赞同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恰恰是媒体和消费文化所带来的娱乐使然,认为意识形态的这些因素无一不是渗透于各种媒体文化当中。〔21〕而在一个媒体化时代,媒体充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无不处于现代传媒所营造的氛围中,各种媒介信息可以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变化,大众传媒正在每时每刻、全方位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与其拥有强大的舆论传播能力紧密相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为此,我们要壮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增强其辐射力,就要借助先进的传播手段来深化传播,特别是要借鉴为民众广泛接受的大众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播。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在各种文化的包围之中,意识形态借助于大众文化的外衣,进一步生活化、娱乐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增强先进文化的亲和力和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力。在大众传播媒介正在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场域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22〕,以多样化的载体、多样化的形式不断创新文化的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增强其表现力、传播力和吸引力,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真正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1〕〔2〕〔12〕〔13〕〔2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
〔3〕〔美〕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A〕.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88.112.
〔4〕〔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3.4.
〔5〕〔15〕〔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11.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7〕罗成琰.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4-04-05.
〔8〕孙力.文化选择视野下的中国发展之谜〔J〕.社会科学,2010,(3).
〔9〕〔德〕塞曼·杜林.全球化与后殖民主义〔M〕.王宁,薛晓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0.
〔10〕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9-07.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8.
〔14〕〔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1.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8〕〔德〕塞曼·杜林.全球化与后殖民主义〔M〕.王宁,薛晓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1.
〔19〕〔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73.
〔20〕〔美〕赛佛尔,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第5版)〔M〕.郭镇之,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4
〔2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3-111.
G120
A
1008-9187-(2012)-01-0104-05
翟桂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副教授,博士,上海 200433。
刘彦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