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改革

时间:2024-05-11

吴哲

[摘 要]民俗文物属于精神文化遗产的范畴,是历朝历代人民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所传承享用的宝贵财富。在最近的二十几年中,民俗文化受到了一波又一波冲击,现代文明的发展不断地冲撞着古代文化,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扩散无疑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古老民间技术便不再有生存的土壤。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了多项措施对民俗文物进行抢救等。本文从保护民俗文物的途径方面,与博物馆工作相结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利用;途径

我国是古代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的朝代更迭,给后人留下了越来越多的精神文化遗产,世代流传的文化瑰宝,在时间的见证下慢慢沉淀,传承千年。如今,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繁荣昌盛的基础,人们将越多的经历投入到经济发展中,文物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文物作为我国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对此也越来越重视。民俗文物由于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是精神层面的文化遗产,所以与一般文物保护程序有所不同。它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不同朝代,不同民族之间的民风民俗各不相同,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俗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我国采取了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展开工作。博物馆是民俗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

一、民俗文物的定义与范围

民俗是古代人民世世代代享用并传承的风俗习惯,它不仅是生活风俗方面,还包括衣食住行,祭祀,信仰,节日等多方面,将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精神文化层面连接起来,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连接起来,研究一个地域或民族的民俗,可以了解本地或本民族的历史发展,民俗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看得见的实物,而在于传承的精神财富。它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是人民意识形态的升华表述,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甚至可以看出几千年前的风俗再现,将远古先民生活生产方式展现出来,为历史,考古和古代文化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人们的衣食住行,人情来往,都是民俗的体现。反之,若不按这一民俗行事,则会被人当做异类看待。

二、民俗文物面临的危机

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经济飞速发展,民俗文化作为底层民众的文化,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改变,甚至失传,民间工艺越来越没有市场,纯手工制品的实力根本不足以与工厂批量生产相抗衡。近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大爆发的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人们的生活改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购买使用国外的产品,本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民间手工艺渐渐凋零。近20多年来,由于受现代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民俗文化迅速裂变,导致大部分传统民间工艺水平下降,有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俗文化却越来越受到国外的追捧,有些不法分子看到这一商机,偷偷组织人员贩卖文物旧货,导致我国古文物大量流失,因此,抢救文物刻不容缓。我国文化部和博物馆应强化抢救保护民俗文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措施,使民俗文物的征集保护工作合理持续地有效开展。

三、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价值

(一)民俗文物的内涵

民俗文物的含义具有双重性。民俗文物的民俗特性是由于民间风俗是历代相传的产物。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扮演了十分特殊的一个角色,再加上民俗文物的悯恤性和地域性,,使我国民俗大家庭里更加丰富多彩。常规的文物一般都是实物,但是,民俗文物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却时时刻刻体现在生活中,它不同于普通文物,而是蕴含在精神文化层面。民俗文物体现在经济活动中、社会活动中、游艺竞技、民间工艺、信仰崇拜等多个方面。民俗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民俗文物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民俗的制度、生产生活的方式。

(二)民俗文物的價值

民俗文物具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它具有历史性,是古代先民文明和智慧的体现,它承载着从古至今的民间文化,从研究民俗行为中可以得知几千年前的历史人物生产生活状态,民俗文物承载着古文化传承至今,古代文明中的优秀文化遗产也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美欧民俗的传承,那么不仅是历史还是民族研究都将遭遇重大的困难。民俗文化在社会学研究中所占的比重不可小觑,同时,这也是它的现实价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俗文物将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四、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一)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

民俗文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发展,在文物保护过程中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博物馆作为文物的载体,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也应该承担起保护文物的大任,博物馆在民俗文物的保护和拯救中,应该充分针对民俗文物的特性,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深入到乡间进行采风,广泛征集民风民俗。这不仅要求调查员深入城镇,村落,可能还会到很偏僻的地方去走访,对民俗文物进行鉴定,筛选。民俗文物的范围很广阔,在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丰富的种类和不同的特点。博物馆在民俗文物的保护中,要发挥专业的特长,把民俗文物的选择、征集、整理工作,作为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来对待,把民俗文物的形象和内容牢牢把握。

(二)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

对于博物馆来说,民俗文物的保护需要运用合理的措施,兼容并蓄,民俗文物作为古代文化的承载体,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博物馆专业人员要做细致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文物鉴定技术先进性是博物馆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民俗文物利用上,博物馆可以采取办展览的活动进行,这种展览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一中方式,通过这种展览活动不仅可以扩大民俗文物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而且可以将古文化与现代文明产生文化碰撞的反差之美。

五、结论

博物馆是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最好方式。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根据时代需要,拓宽利用的范围。民俗文物的特点是鲜明的和突出的,我们在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可以加快开展与民俗文物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活动,把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民俗文物的保护观念,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让民俗文物的衍生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武秀英.浅谈民俗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研究和保护[J].文物世界,2009,04.

[2]王炯.浅议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特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3]王忠山.民俗文物的征集保护与利用[J].黑龙江史志,2008,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