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唐义竹
摘 要:数学教学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映到生活实践中去,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进步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数学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分析
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出发,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习理念,将课堂知识以生活化的状态展现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体验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新课程改革必须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为打造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一、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学素材,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挖掘教材内容,对生活素材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许多数学现象与学生的生活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与思维角度思考问题,让教学素材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长方体,如黑板、文具盒、粉笔盒、橡皮、课本等,让学生仔细观察长方体的点、线、面、顶点,让学生去摸、去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亲身经历的知识才会有深刻的印象;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学生才会感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才会理解得更加深刻。例如,在学习四年级的“植树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就要设置情境,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房屋中的暖气,然后观察自己的手指,五根手指,有四个空格,那暖气片有多少,中间有多少个空隙呢?从学生最熟悉的情境入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时,教师可以设置缴纳电费的情境,这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情境之一,让学生根据梯度分配的原则,计算电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让学生经历生活化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生活化,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但生活化是一种教学手段,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过程,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化的过程。生活化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数学问题,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解决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就是要打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隔膜,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现象,真真切切地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类比、归纳等,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创造与再创造,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师教学理念的生活化
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及时创新变革,将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师要走进学生生活的世界与心灵,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模型,发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体现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并且针对生活现象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如家到学校的距离,走哪条路到学校费时最短,桌子的形状、周长及面积等。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经常去哪些超市,根据超市中的情境創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差,动手能力比较强,将生活素材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与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断内化知识、巩固知识,逐渐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组.数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崔飒.小学数学生活化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3]李润金.农村“数学生活化教学”——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