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4-05-11

赵亚杰

摘 要:数学思想是对数学解决问题的本质认识。初中数学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对应到具体的问题中就会有相应的难度,所以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应学会采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有利于问题的简化。首先,教师要更新思想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将渗透教育融入实际教学中,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渗入数学思想,更好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新课改标准指出,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进数学思想,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与定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知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面层次,一个是深层层次。表面层次知识只是简单的概念、定义、定理等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而深层次的知识是指数学思想、数学办法。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学生要很好地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学习,掌握表层知识,并发散思维,理解那些操作性较强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是表层知识的具体体现,也是数学的精髓。因此,教师在讲解表层知识的同时应该不断渗入深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渗入数学思想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应该抓住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办法将知识进行合理迁移。例如,在初中教学中引进“圆柱体”的概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形象的互换。如询问学生粉笔是什么形状的,要求学生描述粉笔的构造特点,在描述粉笔的结构就是描述圆柱体的结构。教师让学生分组交流,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在概念教学中渗入数学思想

数学概念是现实的客观反映,人们通过感觉、主观认识对客观知识形成第一次主观认识,然后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地概括出一系列思维活动。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变化”的思想与“对应”思想。在刚刚引进概念教学时,教师应该列举简单的例子。如教师可以举函数的例子,教師给出自变量的一个值,然后让学生自己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应变量的值,让学生在实际的计算中体会整个过程。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大量地使用这类例子,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函数之间的关系。

3.在定理与公式的探索中渗入数学思想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习数学最好就是到数学家的纸篓里找材料,不要只看书上的结论。这就是说,书上的结论与探索结论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样重要。其大致过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猜想得出结论,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一种是从理论推导出发,最终得到结论。因此,在定理与公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早地给出结论,而要让学生参与结论的探讨。在弄清楚这些数学关系的前提下,得到真正的数学结论。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中所经历与运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初二的角平分线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高精密角平分仪,在实物面前观察,用心体会角平分线的性质。同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角平分仪,让学生观察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的原理,体会角平分的作用。最后,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角平分仪,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角平分的具体性质。

4.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渗入数学思想

复习课堂应该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课本密切结合,充分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例如,在商不变性质的复习中,学生要充分了解分数的概念与比的概念。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同时把握学生接受数学思想的契机,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充分、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梅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28):112.

[2]陈春凤.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5(10):45-46.

[3]盛保和.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6):96-9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