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班班通”进校园,改变师生的学习方式

时间:2024-05-11

张洪波

“班班通”能适时传输视频、音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处理,实现网上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随着“班班通”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将会使用“班班通”进行教育教学,“班班通”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也一定会给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一、“班班通”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班班通”设备,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高尔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班通”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优化学习环境的有效工具,它能提供形象、直观的多面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个性发展。

例如: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妈妈的微笑吗?想知道燕子妈妈为什么要笑吗?”同学们都说没有见过。他接着说:“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燕子妈妈的微笑。”然后,教师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欣赏提前下载好的动感画面,又制作了可爱的小燕子三次观察的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画面:冬瓜大,茄子小;冬瓜青,茄子紫;冬瓜皮上有细毛,茄子柄上有小刺。随着多媒体递进式动态画面展示,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白板,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上。

二、“班班通”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学会提问

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说:“从教学生学会数学转向让学生做数学。”这里的“教”是指简单的传授和以讲为主的灌输,而“做”是指以学生为主的自主选择和亲身实践。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享有足够的亲身实践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无限生机,时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利用“班班通”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学生提出“闰年为什么4年一闰,100年不闰,400又闰”等疑难问题。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单靠教师的传授性教学,他们是很难弄明白的。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到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媒体展示”下载课件、视频等,也可以利用“习题精选”“探究练习”“扩展资料”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练习,不仅在课堂上可以练习,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在家里练习,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与学习效率。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促使他们自觉地想去弄明白。久而久之,学生由提不出任何问题或提出“不是问题的问题”,逐渐转变成提出高质量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营造生发问题的机会和产生问题的空间,让学生由想问到敢问,再由敢问到会问,在不断的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班班通”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充分合理地利用“班班通”教育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突破知识的难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班班通”有利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甚至要成为水的源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离开了教师熟练的操作技能,充其量亦不过一堆废铁,“班班通”教学的强大优势,只有在良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正确指导下应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媒体的存储容量再大,没有教师针对课题要求突破的重难点所设置的欣赏内容、操作项目及中心问题,计算机也形同虚设,它的高新技术优势将难以得到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材内容,根据教材要求,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创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利用素材库及网上下载的色彩眩亮的图片,让学生大饱眼福。同样,绞尽脑汁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若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做必要的引导和启发,这节课自然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课。因此,教师必须率先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总之,随着“班班通”的普及应用,教育技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它将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服务。作为教师,我们使用“班班通”时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大胆的尝试、探索。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专心研究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把现代教育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现代教育资源的应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更好地提高教师“教”的效率,真正达到“班班通,人人用”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