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焊接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

时间:2024-05-11

胡玉文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企业人才需求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技工院校教学和改革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方法进行探索和讨论。

关键词:焊接;人才需求;教学改革;项目教学

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状况分析

在传统的焊工实习教学中,很多学校主要把“焊接操作技术”的培养放在了第一位,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技能鉴定,都是就“焊缝”(课题)而训练“焊缝”和考核评价“焊缝”,认为焊接专业的学生只有把各种焊接设备下所涵盖的“焊缝”学好了,才是真正培养了合格的焊工,所以忽略或无暇顾及结构制造的识图、下料、装配等环节。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无论是市级还是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焊工大赛,包括“技能鉴定”都是以考核“焊缝”和评价“焊缝”为主,故学校也就把有限的实习时间和资源用在了“焊缝”的教学上。

二是学校受实习场地和资金的困扰,学生实习的时间又不太充足,教学计划只能安排就“焊缝”而训练“焊缝”,偶尔搞些复合作业或项目教学时,还要考虑材料的重复利用,又怕占用对“焊缝”的纯训练时间。

三是在焊工的专业理论教学中,虽然教师授课也尽力联系实际,但总会有很多原因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都势必影响着“综合性技能型”或“高技能型”人才快速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另外,众多大型焊接结构生产的企业,在“下料”和“焊接”两道工序上,半自动和全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率可达80%左右,只有20%的短焊缝需要手工焊接,这就使焊接结构生产的工序——看图→下料→装配→焊接→检验中的“焊接工序”被解放出来,过去在“焊接工序”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焊接人力,而如今,由于现代焊接技术的普及,焊接效率和质量都大幅度提高。如果“装配”质量和速度低于了“焊接”的速度,那么在焊接结构生产中,就需要更多的能熟练掌握识图、下料、装配、焊接的人力,去完成“焊接”前的所有工序,以提高结构的“装配”效率。如果企业上述人才补充不足,势必会产生短缺现象。

二、转变观念,提高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笔者认为,改革应当是全方位、自上而下的改革。

首先是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根据技工院校的生源状况,希望以知识和技能的先进、实用、够用为开发原则。二是改革专业设置及名称,如焊接专业应改为铆焊一体化专业,让教材和教学更多地涉猎于铆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根据课程和教材及培养目标,更新“技能鉴定”的试题库,特别是那些深奥且又实际应用少的专业理论内容,是否该删减。四是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目前全国技工院校都在进行着“一体化”和开展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五是改变政府对焊接专业的投资方向,对于焊接专业教学而言,设备是老虎,材料是肉,没有肉,老虎只能挨饿。项目教学比传统教学需要的材料数量特别是规格种类更多。六是改革人事制度,要精兵简政,特别是允许企业的能工巧匠通过考试调入技工学校,以更快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的矛盾。课程、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

三、我院焊工教学改革的实践

人社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根据《意见》的指导思想,结合先进技工院校的办学经验,“一体化”和“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我院已全面展开。

我们焊工专业的主要教学模式是将焊工实习的每一个课题尽量编入“生产项目”中,“生产项目”的来源一是到企业搜集,二是教研组自行开发。实习课先传授设备使用和焊接基本技能,同时利用晚自习,布置学生绘制“项目”结构图、在工艺卡上编写生产流程和工艺参数等任务,这一过程学生会遇到诸如三视图的画法、焊接符号的标注、下料方法、结构装配知识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焊接工艺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定会应用或联系到如“机械制图”“焊工工艺”“焊接结构生产”等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自主学习的方式去完成任务,在“项目”或“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主动与合作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理论知识逐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强化。

当上述工作基本完成后,马上进行分组“项目”生产。如用钢板条拼焊方形低压容器,教师只给出材料、结构尺寸、技术要求等信息,提供必要的工卡量具,每组学生在教师的巡回指导下,按照焊接结构生产所制订的工序和工艺,进行“项目”学习和实施,最后接受检验和评价。

以围绕“项目”或“典型工作任务”开展教学,还需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企业愿意要人,但不愿意将产品结构图纸外露,教师自己开发“项目”有闭门造车之惑,因此建立校企双赢机制很重要。二是学校受资金的困扰,实习材料的数量和规格、以及生产条件,无法进行较大项目的教学实践。三是“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四是纯训练“焊缝”的时间被削减。

项目教学模式虽暂时还有一些矛盾,但能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教师的业务水平,可快速为企业输送焊接人才,这些矛盾也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解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