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林秀华
摘 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如果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将直接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从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入手,对增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
作为现代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除了具备基本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特征之外,还有自己特有的特征。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大学生养成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习惯。
一、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
1.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信仰
法律要在被信仰的同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旦失去法律信仰,法律将成为一纸空文,变得形同虚设。在现代社会,大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仅仅停留在被动告诫自己需要守法的层面。部分大学生法律观念非常淡薄,当然也有一些法律观念较强的学生,当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也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但是他们对法律还存在一些怀疑,导致在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时容易走向歧途。
2. 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法律知识是法律专业学生的本职,而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有自己特有的专业课程,不应该将精力放在学习法律知识上,加上法律知识过于严谨,不能引起非法律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用到法律的机会少之又少,就算以后真的遇到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找律师,所以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重视法律学习,高校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自然得不到提升。
3. 大学生违法犯罪情况呈上升趋势
相对于普通人,大学生的素质与智商较高,被称为“国之栋梁”,但是还是有很多大学生由于法律意识薄弱,触犯法律,给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也让自己的前途毁于一旦。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比例明显增加,而且该比例还在逐年上升。例如,药家鑫事件、马加爵事件,都让社会群众感到震惊、不可理解。总结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大学生缺失的不只是法律意识,还存在很大的心理问题,可以说,这些犯罪的学生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更别提社会担当了。
二、增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1. 加强法制教育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制观念。首先,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搜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站在法律的角度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科学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高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法律,承担法律赋予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在学校,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其自身的实际行动,必然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受其影响,学生会更加守法、护法、用法。
2. 打造高品质的课堂教学
高品质的法制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牢固的法律基础知识,从而为进一步接受法制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必须保证课堂法制教学的高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法律教育的意义,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运用针对性强的教学模式,努力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实际需要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结合现实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法律知识的教学中来。同时,组织学生探讨、分析、思考和表达,强化案例分析和事实材料收集、歸纳和分析,增加情景模拟的比重,让学生在引导下进入自我分析、思考的学习阶段,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 思想道德建设是增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抓手
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容易受社会中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如果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过关,法律信念缺失,单纯地依靠法律手段对他们进行约束和规范,效果必定不理想。因此,有必要通过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使大学生养成与法律价值取向相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将学生内化的思想道德水平转化为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最终献智献力于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
增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通过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才能真正提高现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宋丽.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