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姬十三
做科普,我算一个“老兵”。从2004年开始,作为一个科普写作者到今天的科普创业者,我走过了13年“以科普为业”的道路。早年的科学写作和创立科学松鼠会,使我初窥了科学传播规律在媒体中的体现,力求将科学变得更为有趣和容易被理解。而如何不断推进科普产业化,则是我创办果壳网后不断思考的问题:当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技术产品不断改变,有哪些新的形式可以让科普工作更有效率和容易被人们接受?如何结合时代的趋势,让科普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科普产业何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何以能让更多人参与到科普传播事业中来?
结合时代趋势,探索多元化科普形式
从我作为专栏作者开始,以及科学松鼠会时期,科学写作就是我们科普的主要形式。果壳网上线之后,我们利用互联网,更加高效地展开这种科普形式。果壳网成立不久后,就发生了日本东海大地震和福岛核危机。在由此引爆的国内抢盐风波中,果壳编辑部团队通过缜密的计算和详细的产业分析,在网站上撰文,一针见血地指出,核污染影响我国沿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本没有必要为此囤积食盐,为社会迅速平息此风波做出了努力。2015年8月天津港危化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之后,当地一度传出氰化物将随着大风进入北京造成极大危害的谣言,果壳网随即安排团队,组织化工、气象、医学等多方面专家进行分析,及时进行了辟谣。
在屡次组织这种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科学辟谣”在当前科普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抓手,强化果壳网一上线就开始经营的“谣言粉碎机”子品牌,建立了“流言陈述—线索分析—专家论证—给出结论—提供文献”的谣言破解流程,并为科普同行所借鉴,成为一定意义上的科学辟谣范式。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学辟谣的效果,搜集科学谣言,集中有效破除,团队经过反复调研,创建了中文世界最大的科学谣言库“流言百科”。这是我们从“文章辟谣”到“产品辟谣”的重要一步。目前,这个谣言库已经收集有科学谣言近3000条。基于这个谣言库,我们和许多同行展开合作,积极参与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的辟谣工作,并为微信、微博官方的辟谣产品提供专家支持。
随着新媒体兴起,果壳网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如今均拥有近千万粉丝,覆盖了广泛的人群,将科学传播和社交互动有机结合。在传播途径与呈现形式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用户的交互体验也在不断提升。网站成立初期,我们更多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但到了“问答的时代”,用户成为了提问者,我们不必再针对一个问题进行长篇赘述,而可以针对大众的疑惑点,在短时间内针对性回答;视频、直播时代的兴起,更是让用户在报道的第一时间就参与到其中,做到了真正拉近大众与科学的距离。
如今,大众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视频来获取信息。我们也开始尝试通过长视频、短视频、直播的方式,从最直观易懂的视角,向大众呈现科学道理,为用户提供更有阅读价值、更有趣味的内容。可以说,在信息表达方式上,语音、动图、视频让科学传播变得灵活,更容易被理解。
打造科学家社群,让科学家们释放更多科普潜能
果壳网的科普能够在大众层面建立起一定认知,这与我们所获得的科学界的专业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果壳网的原创编辑团队中,专业编辑20余位、科学顾问80多位,以及1500多名科学作者,几乎覆盖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同时涉猎工程科学、社会科学的部分研究领域。在搭建科学和大众之间桥梁的同时,果壳网也在不断努力降低科学家参与科普的门槛。
果壳网上线后,我们首先打通与学术界沟通的渠道,研读最新论文,采访科学家,通过与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的合作,果壳网可以常规性地获得最新科研进展的消息,第一时间解读科研最新进展,尤其是和中国有关的科研进展,果壳网都及时进行了报道和解读。
帮助科学抵达公众,科学家是源头,果壳网在帮助科学家做科普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科学家专访。过去5年,果壳网持续采访了近百位顶级科学家。其次,果壳网不断为善于做科普的科学家提供平台和机会。创办于2012年的“未来光锥”,开创了国内科学家为主的剧场式演讲,包装了包括魏坤琳、李淼、姜振宇、吕植等一大批“科学家明星”。上线于2016年的“科学人”公众账号,以科学家专栏、科学家专访、线上沙龙、线下沙龙等,全方位运营科学家社群。通过“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科学人沙龙”等线下活动的方式,“科学人”打通和扩大了科学家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已经聚集了近20万社群用户,并和一大批科研院所和专业期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
再次,针对科学家做科普的意愿和能力较弱的状况,“科学人”团队为科学家开展如何做科普的培训,通过中国科协、各地方科协、各个学会、学术出版机构的论坛、中国食药局、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中科院高能所、国家天文台等机构,不断把果壳做科普能力释放到科学家群体中去。针对科学家做科普动力不足等问题,“科学人”团队非常注重培育年轻的科研人员参与工作,积极调用以博士生为主体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持续开展“我的专业是个啥”,诸多博士以亲身经历介绍自己所在的专业情况。这一专栏集结之后,在高考填报志愿期间,受到诸多网友的追捧和好评。
让大众愿意“为科学买单”,探索科普产业化道路
科普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传播科学,更重要的是将其打造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路。在探索过程之中,果壳网从趣味和富有活力的传播方式入手,不断在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注入活力。
果壳网开发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文创”产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周边产品当属知识含量丰富、设计精美的《物种日历》。2015年春节前,果壳网首次推出《城市物种日历》,把科学知识转化成画面精美、有格调的生活日用品;以日期为线索,每天对应推送一篇物种的科普文章。此后,《物种日历》成为了每年春节最畅销的日历之一。除此之外,果壳网也陆续推出了量子积木、果壳Tee等周边产品,用有趣、有料、有知识的方式,把科学带进了千家万户。
果壳网也是知识付费产业里的领头军,从单纯做科普走向“改变人与知识的关系”,在这个航道上进行各种积极的尝试。2015年,果壳网推出了领先的知识技能共享平台“在行”,开拓了知识付费的疆土。2016年,果壳网推出了现象级的移动产品“分答”,覆盖全领域,拥有数十万专家答主,为用户提供付费语音问答服务。著名天文学家张双南曾在小讲分享话题“极简天文课”,用20分钟时间带领听众跨越两千多年,了解人类宇宙观的七次飞跃,将高深、晦涩难懂的天文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2017年初,果壳网推出了全新知识付费产品“饭团”,通过订阅“学习型圈子”,用户可以与知识达人共同学习,同步达人视野,为各领域达人达成与核心粉丝交流、为粉丝服务的目标。
我认为科普作品和科普产业已经呈现三个趋势,且未来会越来越显著化。
一是场景化。不能让科普作品“蹲在家里”,等待用户主动来访问。需要更主动将科普作品推到用户面前,但这不意味着简单推送就是有效的。要考虑用户当时当下的环境,将科普融入到用户体验科普的场景中去。比如果壳创造的“物种日历”,将博物学科普知识与用户每天会打开的日历结合到一起,占据了几十万家庭的餐桌。
二是服务化。“服务”意味着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让用户满意,而不是居高临下灌输科普知识。用户看不懂、听不懂怎么办?那就通过互动、沟通,用他们熟悉的语言风格反复解释。服务化也表现在科普内容和传播可以成为一种服务能力。
三是人格化。同样的科普内容,不同的人讲,效果大不一样。不一定谁专业能力高就更受欢迎,而是看谁更有表达技巧和人格魅力。拥有这样能力的科普创作者,将占据越来越广的“传播渠道”。
做科普需要慢功夫。不管是创作科普作品,还是从事科普产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慢跑、长跑,才能初尝甜果。我们这一代科普人,绝大多數在少年时代受过优秀的科普作品熏陶,走上科学之路,而今,让科普影响更广泛的人群,成为了我们一生的事业使命。未来,我们将致力于让科学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为繁荣中国的科普产业化发展不断增添动力。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