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 朱建磊
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与社会变革的历史回眸
文 朱建磊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思想启蒙与挽救危局相伴始终,共同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打开入侵中国的大门,使国家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开启了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这场“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掀起一次又一次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在此过程中,传统士大夫逐渐发现“祖宗之法不足效”的时候,伴随西方军事入侵而来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就成了一剂良药,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开始了对近代中国政治命运的艰苦探索。
林则徐
魏 源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1840年犹如一个梦魇。英国军舰在广州海面上的一声炮响,引发了大清帝国朝野上下一片震动,上至当朝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与恐惧之中,中华民族从此开始了百年血泪史、屈辱史和抗争史。彼时,晚清皇帝仍然自恃中华地大物博,对架在国门上的枪炮毫无察觉,视英美列强等同夷狄;而传统士大夫也自恃清高,对世界局势充耳不闻、坐井观天。清廷举国上下对国家处境和民族前途的错误判断,引发了接踵而至的灾难,使晚清帝国一步步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对社会现实感到最痛苦的当属知识阶层,即钻研传统文化、擅长考据经典的晚清士大夫。他们之中最先觉醒的,往往也是受伤最重的那一批人。传统士大夫们不得不痛苦地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倡“睁眼看世界”、了解和引进西方文化的清廷官员是林则徐,与其相友的魏源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二人共同开启了近代中国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林则徐、魏源属于那一类“被惊醒的少数人”,残酷的战争使身处前线的林、魏诸公见识到了西洋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而清政府的屡次惨败,也使士大夫中有识之士逐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开始睁眼看世界。但是,中国传统士大夫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孔孟先哲的经典里没有“奴才打主人”的记载,怎样制服那些敢打主子的“奴才”,在晚清思想界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和分歧。在以自我为中心、以华夏为本位的传统中国,很难容得下“师夷长技”的理想,甚至在大多数传统士大夫眼里,“夷”只是一个野蛮愚昧的群体,根本没有什么“长技”可学,这就使得晚清思想启蒙之初罩上一层惨淡的阴影。
面对鸦片战争的惨败,晚清士大夫们又不得不承认西方“船坚炮利”的现实。从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到魏源刊印《海国图志》,传统士大夫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认识仍旧肤浅,还没有从思想观念和上层建筑方面认识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皇帝和绝大多数官员仍不以为然,斥责西洋先进技术和工具为“奇技淫巧”、不足为学,甚至借口维护孔孟之道来排斥和抵制西洋技艺,并对林、魏诸公大肆批判和诽谤。此后,也有王韬、郑观应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西方议会政治的积极作用,但也仅仅从维护“君民一体”的角度加以阐释,无法揭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真实内涵和价值。这种肤浅的了解同样无法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于是那个原本令人振奋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夹杂着士大夫的傲慢与拒斥,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政府在屈辱的割地赔款与聒噪的朝野争吵中艰难度日,而英法列强借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时刻准备卷土重来,扩大侵略。面对西方列强步步紧逼,提出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无理要求,晚清政府苦于“国无强兵、朝无良将”,只能一次次忍痛屈服。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晚清帝国大厦摇摇欲坠。剧变的年代呼唤强人,以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高举“自强”“求富”的大旗登上了历史舞台。洋务派作为晚清各种政治力量中较为开放的集团,提出“中体西用”的口号,首次将吸收西方文化合法化。“中体西用”是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第一阶段的结合形式,表现出洋务派实现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交互融合的意图。虽然最终在实践上难以达到很高的成就,但打开了中国封闭文化系统的缺口,给传统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增添了极大的动力。
洋务派“自强”“求富”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意而难于挣脱传统,呈现出“布新而不除旧”的基本特征。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第一步,通过兴办军事工业,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辅之以兴办民用工业,与西方工商企业展开“商战”以求富。这一阶段,向西方学习也包括政治法律文化,这是洋务运动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改革教育、翻译新书、派遣留学生、开办新学堂等活动。这场纵贯朝野的洋务运动,作为一种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形式,本来就是传统体制土壤上萌发的新事物,在客观上却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冲击着传统观念,打开了传统社会保守封闭链条上的一个缺口,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洋务运动从工业发端,逐渐由科技学问推及教育政治乃至思想观念领域,都是“中体西用”思潮推动社会转型嬗变的结果。与此同时,在社会生活领域,伴随着中西民族冲突而来的西学,与中国传承数千年的“伦理名教”,两种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和交锋始终存在。在洋务派看来,“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中体”和“西用”可以互相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变革。但其实际状况是,这种表里不一的“体”“用”之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缺乏成长的土壤,洋务派因此被反对者批评为“遗其体而求其用”。西洋之“用”乃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数百年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产物,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根基,将其表面化地移植到中国之“体”上,想要获得生机显然十分困难。洋务派的失败在所难免,其仅有的启蒙作用便是为后来的维新变法作思想准备。
李鸿章
张之洞
19世纪末,当西方列强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来自东方“蕞尔岛国”的刺刀再次刺痛了晚清帝国的心脏,清廷在甲午战争中致命的惨败,把传统士大夫心中残存的自尊磨灭殆尽。于是,一批从传统士大夫阵营中分化出来的“异类”,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怀着“变法维新”的政治理想开始发声。他们不仅看到了西方的坚船利炮,更看到了赖以生产坚船利炮的乃是其政治制度,于是开始从洋务转向维新,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以改造旧体制。康有为曾坦言,“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可待也。”然而,康氏忽视了看似和平演变而来的英国君主立宪,是英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阶级利益博弈的结果,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根本不同。因此,戊戌变法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于一个没有实权的君主身上,只能以失败告终。
维新运动既是晚清系统地展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英勇尝试,又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20世纪最初十年,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试图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大都已着手开展,清廷明确把学习西方定为国策,实施了一系列“新政”,其社会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主要包括:推行军制改革,编练新军,促进了中国军事体制的近代化进程;整饬吏治,改革中央到地方的部分行政体制,创设若干新机构,并在“筹备立宪”过程中把政治体制改革纳入宪政轨道;系统地建设与西方接轨的近代法制文明,使中国的法制改革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废除科举制,建设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新式教育,为近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奖励实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剧变,促进了近代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意味着大清帝国向现代社会的蜕变。
清末新政是在社会各领域较大程度地改革旧体制、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其鲜明特色是近代自由主义和民主政制的发展。在此期间,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使社会上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者,接受了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他们既看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更看到了基于西方传统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由于晚清政府固守一元化政治传统,中国既没有稳定的内外社会环境,又没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学习西方设议会、定宪法、发展资本主义,重塑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面临着种种现实困境;加之政治改革缺乏稳定社会秩序的制度保证和现代民主思想的理论准备,清末新政只能短促而灭。
与此同时,从传统社会蜕变而来的近代知识分子,艰难探索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点,走文明国家共同的民主政治之路,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政治革命呼之欲出。
康有为
梁启超
20世纪初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浩浩荡荡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革命派主张“兴民权,促共和”,基于“五权宪法”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天才构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旧官僚和旧贵族在观望之余纷纷投机革命,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革命受挫以后,张謇等人掀起的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思潮悄然盛行,被看作是能够挽救国家危亡的又一根救命稻草。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的一段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实业救国与革命救国互相扶持,促进了民主政治观念在中华大地的广泛传播。但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只是作为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和最末端的环节,这样的实业救国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并随着军阀纷争的炮火而日渐衰微。
20世纪20年代,在军阀混战的炮火中,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健将,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又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怀着救国图强远大理想的新文化知识分子,完全摒弃了传统孔孟之道,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然而,激进的新青年们没有看到,一味照搬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并不见得就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社会的民主与科学,只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激进破坏和猛烈抨击传统文化,乃至照抄照搬西方文化的结果,都将会导致社会的自我迷失。从根本上来说,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是根据西方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萌生出来的,如何搬到文化类型、社会条件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去解决的难题。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在更深层次、更加成熟的拓展,来自社会底层的最具民主精神的社会阶层吹响了近代民主化的号角。西方诸如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得到了进一步阐释和弘扬,使实现政治民主与国家富强逐渐脱离了暧昧关系,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进入一个转轨的节点。诚然,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群体,仅仅依靠对社会底层的关怀和受教于西方的直观感受,难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价值反思和重新判断,其结局只能是发于救亡而止于启蒙。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也已经证明,没有现代法治的激进民主只能是多数人的暴政和集体无意识,而没有现代民主的法治同样也会陷入集体恐慌而无法保证自由价值的实现。新文化运动健将们对全盘西化和因循守旧的清醒认识,不仅拓宽了思想启蒙的领域和视野,而且促进了中国人探索适合本国道路时代的来临,中国近代社会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
在世界史上,19世纪中叶被认为是世界近代史阶段基本到来的历史时刻,此时的中国社会也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变革。纵观近代中国社会,在国家衰败、民生凋敝的时代,统治集团没有也不可能注意到蕴藏于民众中的自由价值观和民主诉求,救亡图存、自强保种成了最主要的政治目标。随着国家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就成了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之下的应急反应,最终使顺应时代要求的民主与科学成为近代中国人追求的目标。
陈独秀
李大钊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