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质疑习惯 学会数学思考

时间:2024-05-11

杨霄

摘要: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方法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不为现象所迷惑,挑战权威,质疑问难,在不断的质疑与求证中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训练;质疑问难;数学思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具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本文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质疑习惯,学会数学思考。

一、情境再现

情境一:在《好玩的数学》活动课中,教师以魔术师刘谦的扑克魔术视频导入,魔术师将一副洗过的扑克牌分成十堆,在大家期待奇迹出现的目光注视下,快速翻开每堆牌的最上面一张,这十张牌居然是从1(A)到10。魔术师再次快速地数每堆牌的张数,正好与最上面一张的数字相同,现场气氛再掀高潮!学生赞不绝口,老师便以数学其实很好玩为题导入新课。

情境二:在《百分数的应用》一课中,学生汇报“姐姐班今天的出勤率是80%,实到50人。”全班师生都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发现。

二、听课思考

在《好玩的数学》中,一副54张的扑克牌,能否排成从1到10的十堆呢?通过计算,从1到10的等差数列之和应该是(1+10)×10÷2=55(张),所以,这副牌中,其实还含有一张听牌。《百分数的应用》中,学生出勤率的数量关系没问题,但问题是具体到数值,这些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有问题吗?这是真实的数学吗?因为50÷80%=62.5(人),人有0.5个吗?同样,这也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

两节课中,面对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老师没引导,学生没发现,不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更没有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学到的是死知识,解答的是死问题。走出课堂之后,这样的数学学习能留给学生什么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学生凭借什么样的数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很值得思考!

三、解决策略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记住一堆数学公式所能培养的,而是要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方法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不为现象所迷惑,挑战权威,质疑问难,在不断的质疑与求证中形成数学素养。教学中,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考。

1.巧设教师错误,在挑战权威中形成质疑习惯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神”,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都是对的,不容置疑。而敢于质疑、挑战权威正是学生独立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学中,教师不妨自贬形象,偶尔故意创设一点“错误”,说错一个数,写错一个字,让学生觉得教师其实并非万能,從而让学生形成认真听讲、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故意设计一个“把半个西瓜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的口误。说完之后,在不动声色中观察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发现并纠错错误,得到“把半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半个西瓜的二分之一,是整个西瓜的四分之一”的正确结论。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对学生的表现大加赞赏,充分肯定学生善于倾听、敢于质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挑战权威,学会思考。

2.捕捉学生错误,在同伴互助中形成质疑习惯

教学中,教师要丰富课堂评价形式,让学生在互评互补中学习知识。如《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记录每年的每个月的天数之后,引导学生发现大小月的天数规律。教师提问:根据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有学生答道:每一年的1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的天数是一样的,只有2月的天数不一样。经过短暂的沉默,气氛慢慢地热闹起来,大家意见不一。看着大家迷惑的眼神,老师没有急着定论,而是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这一答案是否有合理性,应该怎样表达?经过讨论,大家认识到这句话有道理,但不严密。他的真正意思是每年的1月天数是一样的,每年的3月天数是一样的……只有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教师退居二线,让学生倾听、思考、讨论、交流,在同伴互助中学会思考与表达,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把握教育时机,鼓励、赏识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学会思考,善于表达,从而在不断的质疑、辨析与思考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