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卞亚男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目的,关键一步就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索
课堂是教师教学施展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提高四十分钟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经常对自己内心发问“这一节课我教会学生些什么”“这一节课我的学生学习到哪些”。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也不断被注入新鲜血液,万变不离其宗,任何精神的根本都是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采用有效提问,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过程,采用有效提问的教学手段,首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为了帮助学生找准语文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应围绕题眼设计问题,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让小学生尽快掌握阅读的技巧,教师要以“题眼”为中心,渐渐深入,逐渐延伸至全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中,教师改变传统的规整板书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在黑板上写上“孙中山”和“陋习”大大的艺术字体,小学生对于新事物都怀有好奇、探究的心理,在文字图像的引导下,小学生就会提出“谁是孙中山”“又通过什么方式破的陋习”“破的又是什么陋习”等疑问,激发小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带着疑问很快进行学习状态,更好地掌握这篇文章的主题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中心句,结合上下文建立联系,使文章内容逻辑更加清晰,引导小学生准确抓住中心语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注重文章重点词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寻乐趣
我国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提出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见解,其中一条就是他认为语文教学的亮点隐藏在文章的关键词句中,通过阅读全文找出关键词句,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就会深有体会。因此,教师在为小学生设计问题中,要注重不断增加深度,注重问题的引导作用,避免仅仅局限于那基础知识的问答,这样可能会压抑小学生语文思维的发散,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直奔文章主旨,开阔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思考,联系生活从中获取收获。
例如,在《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诜“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其中作者形容护士的语气为什么用“责怪”而不是“埋怨”或者是“责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埋怨”语气太轻,不能表现出护士对母亲的关爱之情,而“责备”语气又过重,不符合萍水相逢、一名护士的身份,而“责怪”刚刚好,既充分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之情,也表现对“我”的不满,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旨,关爱母亲,歌颂母爱的伟大,同时也向小学生传送尊老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营造快乐课堂氛围,诱发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性格尚未成熟,大多呈现活泼好动的特征,更适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而当小学生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理想世界的时候,最为快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根据语文文章的实际情况设计想象空间,为小学生的想象思维插上翅膀,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带着想象力阅读文章,会不由自主地把自身的主观思维融入故事情节中,不断思考,沉浸在探索故事发展的乐趣中。例如,在《虎门销烟》一文中,教师可以把相关的人物、相关的事件以网状结构的情形画在黑板上,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根据人物关系阅读整篇文章。小学生将自身融入虎门销烟的历史环境中,阅读到具体销烟情节时,不禁大呼痛快,在掌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爱国情怀又深有感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结合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将自己融入到文章故事发生时空,親临现场,当小学生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故事情节中,会整理好自己的思路,随着事件的发生思维不断发散,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会提出课文内容相关的质疑,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教师的帮助解决质疑,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重新定位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加强、丰富小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将课堂变成小学生的主场,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