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学经典在小学践行的基本策略

时间:2024-05-11

骆虹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经过时间考验和历史沉淀的经典文化,更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小学阶处于学生记忆力黄金阶段,大力推广儿童诵读国学经典,有利于学生从小就浸润在国学经典的怀抱中,吮吸优秀文化的雨露甘甜。此阶段,教师多一点经典之作的诵读,在学生以后的成长中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限,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学段特点和具体学情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引导,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依托故事,激发国学经典的认知兴趣

众所周知,国学是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都是用文言文的形式展开的,语言精练,意蕴深远,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纯粹的古汉语教学的方式,可以适当地植入直观形象的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可以组织表演展示,以激活学生诵读的兴趣;还可以建构诵读对抗赛,以培养学生知识积累的意识。相信,在教师多重战术的灵活攻击下,学生会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诵读的队伍中,从而为打好诵读经典这场持久仗做足热身准备。

这些经典佳作即便随着时代的变迁,依然丰韵犹存,只是其中的内容与学生相去甚远,形成学生学习的最大阻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各种有利资源,选择便于学生文本解读的视角和方法。如《三字经》中“说仁义”,对于这简单的三个字的解读,教师为学生播放了汶川大地震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救灾视频,引导学生围绕“画面中哪部分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在救灾时,他们都忘记了劳累,甚至忘记了家人?”“如果你是现场救援人员,会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交流讨论。真实场景再现的瞬间,学生的体会更鲜活灵动,更能感悟“仁义”的魅力以及它存在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此课教学中,绕开了学生难以理解的“仁义”,通过对其中“仁爱”的诠释,让学生茅塞顿开,为学生打开了原本陌生的领域,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高涨的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兴趣被激活,诵读国学经典才能成功的迈出第一步。

二、强化诵读,丰富国学经典的内在语感

要想娴熟地驾驭语言文字,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學生的语感直接关系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而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理解文字、积累语言和实践运用的重要手段。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正充分说明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产生的质的提升,诵读通过有声的字符让学生领悟到其中的深意,其韵外之味,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体会,在诵读中延续古典文化的生命力。

如《论语》《诗经》等经典之作,其句式归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韵味,是小学生诵读积累不可多得的资源。教师可以选用丰富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多重朗读积累。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朗读范例,为学生植入阅读难点的分析及朗读要点的领悟;

其次,给韵文配上典雅的背景音乐,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进行诵读或唱诵,获得心灵的释放和美感的熏陶;最后,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的诵读大赛,有男女生的对决,有小组之间的争霸,从声音明亮、流利通畅、情感投入等多方面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此轮国学经典的学习,教师没有围绕理解文本内容展开,而是紧抓学生诵读的训练,通过反复的诵读,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功效,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感能力。

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才能直观感受语言的魅力,直接把握内容的意蕴,做到活学活用,才能在诵读国学经典的道路上畅通无阻,轻松愉悦地前进。

三、注重迁移,积累国学经典的学习方法

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深意和道理,仅靠学生的诵读远远不够,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促进诵读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运用技巧进行背诵。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学习方法,才能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撑。学生才能在抑扬顿挫中体悟作者的情感,在尝试理解中探究文章的意思,从而在诵读中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

首先,语言优美、思想深邃是国学经典独有特征,要将国学经典语言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朗读时,就需要进行声律的处理,在关注语句的停顿点、重音处、语调变化等细节进行诵读,在抑扬顿挫中感受文章宁静、悠长的意境。如诵读《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两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将重音放在“密密缝”“迟迟归”处,此时,学生就能在品析中听到母亲千叮万嘱的声音在耳边回荡、看到母亲慈祥可掬的身影围绕左右。处理好诵读时,语调的升降、快慢变化,是打开作者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其次,学生还要学会借助工具书,试着自己研讨文章,将阅读中的难点圈画出来,独立自主地去查找身边的资料,在反复揣摩中了解文章的大意

最后,学生要静心、用心地去体悟文章内容,在边读边悟中理解字面的意思,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哲理,明白对学习生活内隐的指导价值,力求在诵读中净化灵魂,做一代明辨是非的好少年。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经验,才能开启诵读国学经典的快速通过,在独立自主中将国学的经典传承下去,才能够迈开步伐越走越远。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