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时政点亮思品课堂

时间:2024-05-11

罗红

摘 要 时政资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作动态处理并不断吸收新鲜的富有感染力的时政资料,使教学富有个性化和时代感。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时政资料 点亮 初中思品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050-01

新課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是实施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解读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是教学重要目标之一。而时政所含“知”“情”“意”“行”的信息量大,且生动活泼,内涵丰富。运用时政点亮思品课堂,是解决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思想政治课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一剂良方。在教学中,只有发挥时政优势,克服运用过程中的难点,千方百计,巧用时政,才能点亮思品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一、合理运用时政,让课堂教学“如鱼得水”

1.运用时政导入新课。运用时政进行导入,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它既能触景生情,迸发感情,又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如《难报三春晖》一课,课一开始,我们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时政导入:向小康,11岁,母亲患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父亲打零工赚钱。妈妈发病时,她一遍遍深情呼唤;妈妈病情稳定时,她给妈妈唱歌,陪妈妈看电视,给妈妈讲学校的开心事。她成了妈妈的最佳护理,成了家里的核心。她这是什么行为?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启示?这样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对问题的探讨中获得了新知识。

2.运用时政进行教学。针对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时政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课时,我搜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些高官落马的资料,向学生展示出来,他们通过这些材料的引入,都深深感到,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运用时政培养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用好用活时政,使道德情感,价值观教育融形象、生动为一体,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科教兴国战略》这一内容时,我们选择了科技时政:用多媒体播放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画面,让学生在对时政热点的分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必须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创造性地运用时政,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1.利用多媒体、变静为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把那些静止的、描述性的时政资料制作成声像并茂、变化多姿的多媒体课件,营造气氛,让学生如临其境。如《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课,青少年参与政治生活的各个案例,从中分析他们所采取的各种途径。教学时我们把选取的时政资料制成动画,通过幻灯制作,变静为动,使学生不但明白了道理,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情感的感染和熏陶,而且活跃了思维。

2.亲身体验,变虚为实。教材材料展示的往往是某一地方、某一场景、某些人物等等,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让学生觉得和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老师如果能让学生亲身体验,那么就能克服“纸上谈兵”的弊端。比如《灿烂的文明之花》这一课,课文中展示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材料,有些陈旧,离生活较远。于是我们采用身边的实际信息,变虚为实。如荆门国际马拉松赛、荆门市创卫、荆门菊花展等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印象深刻。

3.再现活动情境,变远为近。思品课的学科特点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教师必须借助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化远为近,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感性经验去理解和接受。如在《正确行使权利》这一框中,我抓住了几个典型时政事例,让学生知道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进一步来进行判断孰是孰非,从而明确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

(责任编辑 刘 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